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经济生活 第2单元 第4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基础巩固 新人教版必修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6:39: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经济生活 第2单元 第4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基础巩固 新人教版必修1 A组 基础巩固

1.央企为我国GDP贡献率是30%,大多是能源、通信、金融、交通,国防等一些领城的国有企业。可见,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下列对国有经济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有经济是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②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③就全国而言,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占50%以上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 A

[解析]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不是国有资产,因此③表述有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有绝对控制和相对控制,因此并不一定是占50%以上,④表述错误;①②符合题意;答案A正确。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教育的人数多了,程度高了,大量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走进工厂企业、公司等经济部门,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这一材料说明( )

A.生产决定消费B.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 C.消费提高了劳动力质量D.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答案] C

[解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教育的人数多了,程度高了,大量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走进工厂企业、公司等经济部门,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说的是通过受教育,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水平的人才;这表明消费提高劳动力质量,C 符合题意;A、B、D与材料无关,应排除。

3.历史事件留给我们一个历史性结论:要国强民富,长治久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这一中心的理由是( )

①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②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③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④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A.①② [答案] A

[解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可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故选①②。③④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截止2014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已超过1万公里,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铁体系,搭建了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平台。高铁设施的完善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更带动了旅游、购物等一系列的消费,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 ) ①生产决定消费质量、方式②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③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的导向作用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答案] B

[解析] “高铁设施的完善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更带动了旅游、购物等一系列的消费,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质量、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材料的主旨不符。

5.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动力。目前我国民营经济的就业人员达1.78亿人,约占城镇就业人员的70%。这表明( )

①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②民营经济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③我国就业、再就业的压力已经得到解决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答案] C

[解析]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主导作用,①观点错误;我国就业、再就业的压力形势仍然很严峻,没有解决,③观点错误;②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6.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

①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 ②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③有利于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④表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答案] B

[解析]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同时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①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D.②④ D.①③ D.①③

公有制经济属于主体地位,故③说法错误,排除。非公有制经济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故排除④。 B组 能力提升

7.《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自主创新将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中,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江苏省高度重视科技的经济学依据是( ) A.生产和消费的辩证统一关系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科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科学技术可以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答案] B

[解析] 作答时抓住题中的关键词“高度重视科技”,说明了科技的重要性,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案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C表述有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迅速”的表述有误。

8.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等诸多领域的高温、有毒、有害环节被广泛应用,珠三角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扩大,需求年增速达30%。与此同时,珠三角工业机器人产业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期。这说明( )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B.消费需求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C.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D.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珠三角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扩大,需求年增速达30%。与此同时,珠三角工业机器人产业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可知上述材料的主旨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9.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众多中小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大大超过少数垄断性企业(有人称微经济时代到来),但同时这些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融资难且贵,经营成本升高,订单减少和资金链紧张,利润下滑等问题。可见,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 )

A.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平等、相互促进B.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C.改善企业经营环境,让民间投资充分涌现D.发挥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带动作用 [答案] C

[解析] 本题材料中“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且贵,经营成本升高,订单减少和资金链紧张,利润下滑等问题”,说明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较差。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不断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以鼓励民营资本的发展,让民间投资充分涌现,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平等,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

不平等的,故A项表述不科学,不能入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故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国有企业方面的问题,故D项不符合题意主旨,不能入选。

10.O2C是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即从原产地或基地直接将产品送到消费者厨房的预订消费模式。“O2C”消费模式的出现,帮助生产者有效回避了市场风险,避免生产浪费;帮助市民购买到了价格合适的商品。这种全新消费模式的出现( ) ①折射出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②创新了物物交换的模式 ③会深刻影响今后的社会生产经营方式④能够提高商品的价值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答案] B

[解析]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消费方式,①正确符合题意;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变革对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③正确符合题意。O2C新消费模式依然是商品流通模式,排除②,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④说法错误。

11.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职场消费正呈持续攀升之势,有人把这类因求职而产生的支出称为“求职经济”。“求职经济”涉及面试妆、求职服装、简历制作、交通支出等诸多方面。按全国每年有200万求职者,每人花费500元计算,“求职经济”的规模超过10亿元。这表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②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③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④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求职经济涉及面试妆、求职服装、简历制作、交通支出等诸多方面”可知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能够拉动经济的增长,故③④正确;①②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12.按照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来理解,垄断行为,是指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目前,我国全社会的80个行业中,国有企业准入72个,外资企业准入62个,民营企业准入42个。依据上述材料与下图,可以做出的合理推论有( ) A.国企、外企和民企在国民经济中待遇不同、作用相同 B.图中所列行业均属需要国有企业完全垄断的重要行业 C.在外资和民营资本禁入的行业应全面实行混合所有制 D.打破行业垄断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D.③④ D.①④

经济生活 第2单元 第4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基础巩固 新人教版必修1-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gdc777ycm9kcel7h0t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