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8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
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部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Br-80 Na-23 Al-27 K-39 Fe-56 Cu-64 Ag-108 Ce-140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7.《本草纲目》中“黄连”条目下记载:“吐血不止,用黄连一两,捣碎,加鼓二十粒,水
煎去渣,温服。”该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A.分液 B.加热 C.称量 D.过滤 8.某同学设计用下图的装置制备少量的AlCl3(易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装置中所装试剂为饱和的NaCl溶液,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 B.装置C和F中的试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E中
-
C.用50 mL12 mol·L1的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所得氯气可以制取26.7 gAlCl3
D.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D处的酒精
灯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氮元素组成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 B.可以用溴水鉴别
C.用甲苯分别制取TNT、邻溴甲苯和苯甲酸所涉及的反应均为取代反应 D.
的一氯代物共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1
11.a、b、c、X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且a、b、c中含有同一种元素,其转化关系
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b、c均为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则构成c中的阳离子半
径小于其阴离子半径
B.若a为一种气态氢化物,X为O2,则a分子中可能含有10
个或者18个电子
C.若b为一种两性氢氧化物,则X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强碱
D.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X为O2,则O元素与a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8 12.利用光伏电池与膜电解法制备Ce(SO4)2溶液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SO4由右池向左池迁移 B.电解池中发生的总反应为Cu2+2Ce3
+
+
2-Cu+2Ce4
+
C.该装置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形式只有两种 D.由P电极向N电极转移0.1mol电子时,阳极室生成33.2 g Ce(SO4)2
13.常温下,用AgNO3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
-
为0.01mol·L1的KCl、K2C2O4溶液,所得
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下图所示(不考虑
2
2-C2O4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sp(Ag2C2O4)的数量级等于107 B.n点表示AgCl的不饱和溶液
-
C.向c(Cl)=c(C2O4)的混合液
-
2-中滴入AgNO3溶液时,先生成 Ag2C2O4沉淀 D.Ag2C2O4+2Cl
-
2AgCl+C2O4
2-的平衡常数为109.04
26.(14分)中学教材显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能使铁钝化”。某学习
小组对“具有该四个特性的浓硫酸的浓度范围”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配制不同浓度的硫酸
-
用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不同浓度的硫酸。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2)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钝化与浓度的关系
①浓硫酸的吸水性:各取0.5 g胆矾颗粒于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不同浓度的硫酸。 ②浓硫酸的脱水性:各取一根木柴梗于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不同浓度的硫酸。
③浓硫酸的钝化:各取约1 cm经过砂纸打磨过的铁丝,再向试管中加入3 mL不同浓度
的硫酸。
实验结果见下表:
结合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胆矾由“蓝→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当硫酸的浓度≥
-
__________mol·L1时即具有脱水性。 (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与浓度的关系
3
在试管中分别加入1小块铜片,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不同浓度的硫酸,用下图所
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①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中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试管a中加热时产生黑色的固体,经检验该黑色固体中含有Cu2S。写出生成该物质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④经过实验发现:c(H2SO4)≥6 mol·L1时,硫酸与铜在加热反应时即可表现强氧化
性。
-
有同学预测,铜片与5 mol·L1的硫酸在长时间持续加热时,也会发生反应。该预测
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该小组同学的探究结果,中学教材中同时具有“吸水性、脱水性、使铁钝化、
-
强氧化性”的浓硫酸的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mol·L1。 27.(15分)“废气”的综合处理与应用技术是科研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CO、SO2、NO2是
重要的大气污染气体。
(1)处理后的CO是制取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的原料。
-
已知①CO(g)+H2O(g)CO2(g)+H2(g) △Hl=-41.0 kJ·mol1
-
②CO2(g)+3H2(g)CH3OH(g)+H2O(g) △H2=-49.0 kJ·mol1
-
③CH3OCH3(g)+H2O(g)2CH3OH(g) △H3=+23.5 kJ·mol1 则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的△H=___________。 (2)已知973K时,SO2与NO2反应生成SO3和NO,将混合气体经冷凝分离出的SO3
可用于制备硫酸。 ①973K时,测得: NO2(g) SO2(g)+
NO(g)+
1O2(g) K1=0.018; 2SO3(g) K2=20;
1O2(g)2 则反应SO2(g)+NO2(g)SO3(g)+NO(g)的K3=_________。
②973K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SO2、NO2各0.2 mol。平衡时SO2的转化
率为_______________。
③恒压下,SO2的分压PSO2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当温度升高时,SO2(g)+NO2(g)SO3(g)+NO(g)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