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接口为承插式砼管柔性接口。雨水主管道埋设深度3.80m~6.97m,雨水窨井27#井挖土深度为7.27m。污水管道埋深度1.75m~5.34m。基础均采用135°沟管基座,C20砼。φ600、φ1200、φ1400管道为钢筋砼管基础,管顶500以下回填黄砂,管顶500以上素土回填;φ300、φ450、φ600管道为素砼管,管沟素土回填。电缆沟位于道路南侧距道路中心14米处,电缆沟墙体采用M7.5水泥砂浆砌MU10机制砖,压顶采用C20水泥砼,盖板采用C25砼预制。 三、编制原则
1、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本工程是永两公路与桂柳高速连接的主干道,亦是工业园市政的主干道,目前受道路行车干扰大,必须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承诺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 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和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管理,加强部核算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方案的编制中,对路基土方填筑、路床及基层碾压、沥青砼面层施工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
4、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特别要抓住重点控制工程,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5、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施工要素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建设资金的周转使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6、合理布局的原则
从合理利用临时占地、便于施工、搞好环保、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二灰碎石、水泥稳定层拌和站及沥青拌和站布局。
第二章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施工准备 1、组织准备工作
⑴项目经理部
我们将选派具有相应资历及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组、施工管理组、物资设备组、统计财务组、综合后勤组。成立管线施工队和工作井施工队。
⑵施工队伍的选择和培训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选择有相关施工经历和丰富经验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进场后由项目工程师结合本工程特点对各工程施工、技术人进行培训和交底,使操作人员对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质量检验标准有明确的了解。 2、施工技术准备
项目经理部组织参与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施工员及部分特殊工种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并做好记录。参与甲方组织的图纸会审。组织对本工程各工序的操作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的学习。
3、施工现场准备
⑴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布置办公室、民工宿舍、料场等临时设施。民工宿舍及办公室考虑在道路两旁违章建筑拆除空地搭设简易工棚、租用活动铁棚作为办公室。临时搭设注意防火、防盗要求,并办好有关审批手续,详见施工总平面图。
⑵施工前的复桩和测量放样工作。开工前对甲方提供导线点现场标记用全站仪进行复核,对水准点用水准仪进行闭合。提供的导线点及水准点加密布设临时导线点和水准点,并加以保护。
4、落实现场情况
⑴根据甲方提供的水源、电源,我方进场前与甲方联系,装好水表、电表,电源装好保护装置,将施工用水、用电接至施工现场,施工用电根据现场情况暂考虑架设临时电线100 M(埋设砼电杆)。
⑵民工宿舍面积按3.0m2/人、50人计,共150m2。料场黄砂、石子按贮备5天使用统计,堆场面积设计220m2。水泥按
贮备5天考虑,水泥库需60m2,用量大时随进随用。其他小型机具库需 30m2。管材、井盖等分类整齐堆放。
⑶进场后,及进请甲方明确地下存在的管线,做好标识,以便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同时请各管线单位派专人在施工过程中监护。组织落实材料、机械设备的进场工作。按材料、设备计划准备和落实。
(4)若我方中标,提请甲方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并进行设计交底。
5、前期协调工作
⑴与当地的街道、交通、公安部门建立联系。
⑵与当地群众建立和谐正常的关系,尽量帮助他们解决由于建设而带来的不便。现场影响施工的临时地上、地下管线,尽快落实迁移或废除。
本工程的施工程序如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路基土方工程→污水管道→施工雨水管道施工→给水管道施工→电缆、套管敷设→道路基层施工→电信管道施工→电缆沟施工→照明管道施工→路面工程施工→人行道及附属设施工程施工。 二、测量控制方案 (1)平面控制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采用三角网控制测量方法。由于本工程原始起算依据有控制点GH68、GP26、GP28就在施工场区,且点位保存完好,
现场标识清楚,精度指标达到四等三角网控制点要求,所以,可直接以控制点作为场区首级控制,布设便于施工用的加密控制点。本工程的加密控制点布设中,可以考虑比较灵活的方法及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随时加密或引测控制点。布设加密控制点的原则是:确保在整个施工区域,无论何时何地进行测量,附近都有2-3个可靠控制点可以使用。为提高控制网的精度,加密点的布设采用全站仪。 (2)平差方案
全站仪观测往往相对精度较高而点位精度却不一定能满足要求,尤其是距离比较短的情况下,边角误差更为明显,所以仍有平差的必要,以全站仪布设的控制网可采用坐标平差法。 (3)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点附加在水平控制点上,用S3水准仪往返观测后取平均值即可。
投入的测量仪器为:全站仪和水平仪各1台。 三、 路基工程 (1)施工测量
1) 路基施工前做好施工测量工作,测量的精度要符合交通部颁布实施的《公路路线勘测规程》的要求。
2) 根据设计资料做好控制点的复测,当控制点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进行加密,保证在道路的施工全过程中,相邻控制点能通视,控制点设在施工围以外。
3) 路基施工时,根据路线的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