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如图1,一张矩形纸片ABCD,其中AD=8cm,AB=6cm,先沿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点C′的位置,BC′交AD于点G. (1)求证:AG=C′G;
(2)如图2,再折叠一次,使点D与点A重合,得折痕EN,EN交AD于M,求EM的长.
【分析】(1)要证AG=C′G,只要证明它们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即可。由已知的矩形和轴对称性易证△ABG≌△C’DG。
(2)考虑Rt△DME和Rt△DC′G。△DC’G中DC′=6,已知,DG=AD=8-AG,
而由(1)AG=C′G,从而应用勾股定理可求得C′G。而△DME中DM=DM=DC′G得到对应边的比相等可求EM的长。
【答案】解:(1)证明:由对折和图形的对称性可知, CD=C′D, ∠C=∠C′=90°。
1AD=4,从而由Rt△DME∽Rt△2在矩形ABCD中,AB=CD,∠A=∠C=90°, ∴AB=C′D,∠A=∠C′。 在△ABG和△C’DG中,∵AB=C′D,∠A=∠C′,∠AGB=∠C′GD , ∴△ABG≌△C′DG(AAS)。 ∴AG=C′G。
(2)如图2,设EM=x,AG=y,则有: C′G=y,DG=8-y, DM=
1AD=4 。 2 在Rt△C’DG中,∠DC′G=90°,C′D=CD=6, ∴C?G2?C?D2?DG2。
即:
y2?62?(8?y)2。 解得: y?7725。∴C′G=,DG=。 444 又∵△DME∽△DC′G,∴
4xDMME7, 即:?, 解得:x?。 ?67DC?C?G64 即:EM=
7。 6 ∴所求的EM长为
7cm。 6练习:如图4,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AD//BC,AB=DC,AC与BD交于点O,廷长BC到E,使得CE=AD,连接DE。
(1)求证:BD=DE。
(2)若AC⊥BD,AD=3,SABCD=16,求AB的长。
考点十八 三角形
例题:如图,已知△ABC,∠ACB=90o,AC=BC,点E、F在AB上,∠ECF=45o, (1)求证:△ACF∽△BEC (8分)
(2)设△ABC的面积为S,求证:AF·BE=2S (4分)
(3)试判断以线段AE、EF、FB为边的三角形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1)对应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F?BE=AC?BC=2S;
(3)由(2)的结论,求出AE、EF、FB的数量关系,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证明。本题还有以下证明方法:
方法1:将△ACE绕O顺时针旋转90°到△CBG,边角边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出FG=EF,再证明△FBG为直角三角形,得出三边构成三角形的形状。
方法2:将△ACE和△BCF分别以CE、CF所在直线为轴折叠,则AC、BC的对应边正好重合与一条线段CG,连接GE、GF,则△FEG是直角三角形。
【答案】解:(1)证明:∵AC=BC,∠ECF=45°∠ACB=90°,
∴∠A=∠B=45°,∠AFC=45°+∠BCF,∠ECB=45°+∠BCF。 ∴∠AFC=∠ECB。∴△ACF∽△BEC。 (2)∵△ACF∽△BEC,∴
A E F C B ACAF,即AF?BE=AC?BC。 ?BEBC又∵ S△ABC=
1AC?BC,∴AF?BE=2S。 2(3)直角三角形。证明如下:
由(2)可知AF?BE=AC?BC= AC=
2
12
AB。 2设AE=a,BF=b,EF=c.
则 (a+c)(b+c)=
12222
(a+b+c),化简即得a+b=c。 2所以以线段AE、EF、FB为边的三角形是以线段EF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练习:如图5所示,该小组发现8米高旗杆DE的影子EF落在了包含一圆弧型小桥在内的路上,于是他们开展了测算小桥所在图的半径的活动。小刚身高1.6米,测得其影长为2.4米,同时测得EG的长为3米,HF的长为1米,测得拱高(弧GH的中点到弦GH的距离,即MN的长)为2米,求小桥所在圆的半径。
考点十九 二次函数
例题:如图,已知A(5,-4),⊙A与x 轴分别相交于点B、C,⊙A与y轴相且于点D,
(1)求过D、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连结BD,求tan∠BDC的值;
(3)点P是抛物线顶点,线段DE是直径,直线PC与直线DE相交于点F,∠PFD的平分线FG交DC
于G,求sin∠CGF的值。
解析: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1)已知了A点坐标,即可得出圆的半径和OD的长,连接AB,过A作BC的垂线不难求出B、C的坐标.然后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可取弧BC的中点H,连接AH、AB,那么根据垂径定理和圆周角定理不难得出∠BDC=
1∠BAC= 2∠BAH,由此可求出∠BDC的正切值.(也可通过求弦切角∠PCO的正切值来得出∠BDC的正切值)
(3)由于∠CGF=∠CDF+∠GFD=∠CDF+
11∠CFD,而∠PCO=∠PFD=∠BDC,那么∠CGF=∠CDF+∠BDC= 22∠HDF,在直角三角形AOH中,DA=AH,因此∠HDF=45°,即∠CGF=45°,据此可求出其正弦值. 解答:解:(1)D(0,﹣4),B(2,0),C(8,0);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