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思想的比较与继承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孔子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一、孔孟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精品
在“仁”方面,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的,也才能又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的,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精品
在轻名利重节操、反战争求和平、兴学堂去愚昧等诸多方面孔孟都有相同理念。 继承
孔子这种将心比心、由己及人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孟子·离娄下》)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
孟子“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对孔子思想的超越。
二、孔孟思想主张的不同点:
精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