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加工30万吨玉米生产淀粉及淀粉糖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是我国淀粉与淀粉深加工产品的发展时间较短,不如发达国家的发展时间长,就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2003年淀粉人均约5.4公斤,是美国人均的7.3%,欧盟的21.6%,日本的19.4%,也只是泰国国内人均消费量的一半。我国2003年淀粉糖人均2.2公斤,是美国人均的4.2%,日本的8.9%,韩国水平的8.5%。 三是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对玉米转化将起到推动作用。 因此,我国玉米深加工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3市场对淀粉及淀粉糖浆的需求
淀粉是工业的在制品,是食品、发酵、医药、饲料工业的重要原辅料。淀粉本身就是众多食品加工中的配料,也是家庭橱房的辅料(食用生粉)。将淀粉发酵转化成的味精、酒精、柠檬酸、各种氨基酸、维生素C等产品有着较高的附加值和市场前景;淀粉经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转化成的变性淀粉又是工业的“味精”,可以扩大淀粉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改善所使用领域产品的加工性能和产品质量,国内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淀粉的化工产品多元醇、烷基糖甘、多羟基化合物、可降解塑料是石油产品的重要替代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本项目中的淀粉糖浆本身就是淀粉深加工的方向之一,是消耗淀粉的大户。因此,发展淀粉工业不但是转化农产品、提高其附加值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市场对淀粉的需求。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起草的“淀粉行业十五规划” 建议稿,2005年全国淀粉产量达700万吨,实际上提前两年便完成了任务,这是市场需求大的结果。目前,协会正在着手起草“淀粉行业‘十一五’规
年加工30万吨玉米生产淀粉及淀粉糖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划”建议,预计到2010年,我国淀粉年产量达1480万吨,且玉米淀粉仍要占到85%左右。说明发展玉米淀粉工业大有可为。
淀粉糖浆不但具有蔗糖的甜味感,而且有许多蔗糖所不具备的加工性能,如甜度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改变DE值调节、根据所应用领域的产品要求调节粘度等。同时,淀粉糖浆口感纯正,基本不影响原有食品成分的风味,且营养保健功能优于蔗糖。淀粉糖浆的这些特点已越来越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消费者的认可,消费量逐年增多。近几年,淀粉糖浆产量递增速度达15%以上。
高麦芽糖浆是淀粉糖浆中主要的品种之一。与过去使用较多的葡萄糖浆和饴糖浆相比,其熬糖温度高,口感纯,营养价值好,适合用在饮料、糖果、糕点等食品种使用。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淀粉糖品种,在逐步替代传统的葡萄糖浆和饴糖浆,市场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由我国2003年人均淀粉糖消费量(2003年,2.3公斤,仅为美国人均的4.4%,日本的8.9%,韩国水平的8.7%)来看,国内淀粉糖浆的发展仍有巨大的空间。
2.4 我国淀粉及淀粉糖浆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淀粉工业从无到有、从手工作坊到机械化生产、从以年产几千吨的小厂为主到目前年产几十万吨淀粉大厂的出现,淀粉工业随着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除近几年新建的少数淀粉大企业年处理玉米量大、规模化程度高之外,我国大部分淀粉生产企业还存在着规模化不够、且设备装置差、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操作随意性大、干物质回收率低(国内平均水平只有95%,美国都在
年加工30万吨玉米生产淀粉及淀粉糖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7%以上,高达99%以上)、产品质量不稳定、淀粉深加工少、竞争力差的不足。建设大型玉米淀粉生产线的部分关键设备(如用于淀粉与蛋白分离的离心机虽有国产化,但质量还不稳定)还需进口。且新建的大型玉米淀粉厂主要集中在吉林和山东等省,分布不均。 我国淀粉糖工业也经历了由作坊式生产到机械化、再到规模化的发展阶段。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淀粉糖生产技术逐渐成熟,装置逐步得到完善。目前年产20万吨的淀粉糖浆生产线已完全可以国产化,并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进入WTO对我国淀粉和淀粉糖工业来说,有利于吸收国外发达国家淀粉与淀粉糖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经验,促进本行业和应用行业的发展。但又面临着国外产品对我国市场、特别是淀粉糖市场的冲击。我国玉米种植结构模式是家庭承包,小块作业,品种混杂;大部分淀粉与淀粉糖加工厂规模偏小,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管理跟不上,质量稳定性与国外相比有着一定差距。而美国玉米种植集中,品种纯,淀粉与淀粉糖企业规模大、装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这些都不利于我国淀粉及淀粉糖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淀粉与淀粉糖工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下,已形成了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行业,一些大型企业的相继建成和运行,为建设本项目又积累了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 由此可见,合理布局我国淀粉生产企业,利用高新技术生产各种用途的淀粉糖浆,形成生产规模化、过程自动化、产品系列化、淀粉糖浆应用专业化是我国淀粉工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使用淀粉及淀粉糖浆的
年加工30万吨玉米生产淀粉及淀粉糖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各种工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2.5########食品有限公司在玉米综合开发方面的优势分析 ########食品有限公司经过三年多的建设,食品加工主业稳健发展,科技创新、科学管理和优秀的人力资源已成为公司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与当地政府、新闻媒体和银行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关系,目前公司是####市十佳民营企业,AAA级信用单位,受到政府和社会各届的支持和关注,具有良好的企业信誉和美誉度,为企业良性发展奠定的基础。公司目前拥有食品加工、粮油加工等专业技术人才和大中专以上毕业生60多名,是一支赋予创新,充满活力的优秀团队。在公司以人为本、知人善任的用人机制下,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公司通过了ISO9000认证,并引进先进的“6S”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使公司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知识化不断迈进。已具备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能力。我公司与无锡江大建立了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公司科技、兴企提供了强有力的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玉米是当地主要的主作物之一,为玉米深加工项目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来源,并且可以变废为宝,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地处大别山腹地,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能源保障。####又是劳动力丰富的地区,使加工成本低廉,同时又为当地劳动力就业和社会稳定团结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受到政府的极大支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