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信息化教学的思考
作者:仇进军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7年第12期
[摘 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信息化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在当前中职教学中如何理性地面对,如何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教育生态的新变化,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助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升,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腾飞的翅膀,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关 键 词] “互联网+”;中职;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5-0204-01
自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以来,“互联网+教育”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互联网+”背景下社交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促使教学模式不断改变。“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可分为前期的教学资源准备和整合、课前的学生自主学习、师生的课堂深化以及课后拓展互动等几个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信息化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其主要是运用新媒体、网络教室等技术支撑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互联网+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在当前中职教育中如何理性地面对,如何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教育生态的新变化,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助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升,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腾飞的翅膀,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互联网+课堂”的理解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技术与现代生产生活相结合,是对互联网运用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学习、生活等形态不断地发生变革,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学习等多方面的发展,为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这种相加不是简单的“1+1=2”,而是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进行有机整合和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发展模式。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传统课堂上出现的不少“难题”迎刃而解。教师依托互联网技术,改变了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模式,更提升了教学效果。“互联网+课堂”可以理解为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技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扩大教学成果,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 二、“互联网+”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师为主”,教师的主动讲授带动了学生的被动学习。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由教师的讲述所决定。“互联网+课堂”通过运用先进的互联网工具,将信息技术从辅助教学手段演变成了学习者的认知工具。如在信息化教学比赛中常见的平板课堂,每位学生都有一台平板电脑。利用平板电脑,学生可学习相关资源,如观看微课、做虚拟实验等。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