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品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思想感情。
[预习指导](第一阶段)
1、温故知新(方法指导:小组长组织同学早读、晚修、课间等任意时间放声齐读或自由读。)
(1)语文课代表组织听写课本的字词积累。
(2)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亲切、自然的语言特点,并摘抄在下面。
2、仔细揣摩下面句子,品味拟人的写法好在哪里?
①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④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⑤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 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3.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将字母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
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
课后巩固练习 [基础巩固]
1.选出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
2.A.发髻(jì) 肌肤(fǔ) 澄清(chéng) 3.B.伦敦(dūn) 着落(zhú) 镶边(xiāmg) 4.C.狭窄(zhǎi) 宽敞(chǎng) 贮蓄(chǔ) 5.D.水藻(zǎo) 害羞(xiū) 济南(jǐ)
2.仿句练习:仿照“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写两个句子。 设若单单是有___________,那也算不了_____________。 设若单单是有___________,那也算不了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文中描写景物的顺序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划横线一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它的本体、喻体分别是( ) A.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B.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C.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白花。
D.本体是顶着白雪的树的样子,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3.用“ ”线在文中画出两处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的地方。
4.对加粗的两个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黄白相间的山坡,春风化雪,不久人们就会见到山坡原有的颜色。 B.表现济南冬天的温和,雪化了,有水在山坡流动;“山的肌肤”指山坡的草地。 C.描写济南冬天的温和,有水蒸气蒸发升腾的美景,不久雪就会全化了,山坡上原有的颜色比雪色更美。
D.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同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山的肌肤”指春天来临后满山的花草。
5.作者在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时,处处流露出赞美之情。这种写法我们称作(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