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呼吸道阻塞症状,循环衰竭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3分)。(3)抢救措施:①立即停药,病人平卧、保暖、吸氧(2分);②立即皮下注射1:1000的盐酸肾上腺素(3分);③对症给予抗组织胺、升压、呼吸兴奋剂药物(2分);④根据情况采取心肺复苏护理措施(1分)⑤密切观察病情,并记录(1分)。
2.试述压疮的病理分期及预防原则。
答:(1)病理分期:第一期瘀血红润期、第二期炎性浸润期、第三期浅度溃疡期、第四期深度溃疡期。(每期1分,共4分)(2)预防原则:①避免和解除局部长期受压,定时翻身(2分);易受压的部位垫气垫圈,棉圈、海绵垫等(2分);使用石膏、夹板、牵引固定的病人(1分),应随时观察局部指(趾)甲的颜色温度变化情况(1分);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2分);③保持干燥、避免局部皮肤刺激(2分);④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1分)。
3.试述为高热病人制定护理措施。
答:(1)评估体温及病人的一般状况;(3分)
(2)按病人情况对症处理:休息(2分);饮食和水的摄入(3分);保持舒适的护理,如:控制环境温度,病人的衣着和被盖等(3分);高热或过高热可进行物理降温,包括酒精擦浴、冰袋(2分);必要时可根据医嘱进行药物降温(2分)
4.试述溶血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处理原则。
答:原因:输入的ABO血型不合,输血前红细胞已变质溶解,红细胞溶解一般以血管内溶血为主;Rh血型不合或贮存过久的库存血引起的溶血则以血管外溶血为主。(2分)
表现:一般输入10-20ml后即可出现症状。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可出现头部胀痛,面部潮红(3分)。恶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剧痛,继而由于凝集的红细胞溶解,大量红蛋白进入血浆中,以致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酱油色),伴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最后大量溶解的血红蛋白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而形成晶体,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者致死亡。(3分)
处理原则:处理必须及时,一旦有溶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抢救重点是抗休克、维持循环、保护肾功能,观察生命体征,注意血压变化,给病人吸氧,按医嘱给药1:1000肾上腺素0.
5-lml(3分)。双倾m腰封,并用热水袋热敷,以解除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每2小时测量尿量,同时做尿血红蛋白测定,出现休克者按抗休克治疗,少尿、无尿按急性肾衰处理(3分)。控制入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高血钾,必要时行血液或腹膜透析。(2分)
5.陈述输液、输血过程中病人出现循环负荷过量的原因、主要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答:①原因:由于输液量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溶量急剧增加。(2分)
②主要临床表现;心衰的症状及肺水肿的表现。(4分)
③处理原则:立即停止输液(2分);采取措施减少回心血量(端坐位、扩张周围血管、四肢轮扎、静脉放血等)(3分);高流量吸氧,湿化瓶内注入50%—70%酒精(2分);强心、利尿。(2分)
6.陈述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以及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标。 答:心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1)意识丧失或伴抽搐(2分);(2)颈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搏动消失(2分);(3)心音消失(1分);(4)呼吸停止(1分);(5)瞳孔散大(1分)。
心脏按压的有效指标是:(1)能触到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8Kpa(60mmHg)(2分);(2)面色、甲床、口唇、皮肤等处色泽转红(2分);(3)散大的瞳孔缩小(2分);“)有自主呼吸出现(2分);(5)昏迷程度变浅,可出现反射或四肢活动(1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