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金版学案2018-2019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试题:模块综合检测(一)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8:17: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模块综合检测(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不能用光的波动性进行解释的是( ) A.光的衍射现象 C.泊松亮斑

B.光的偏振现象 D.光电效应

解析:光的衍射、偏振都是波特有的性质,故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偏振是横波特有的属性),AB不符合题意;泊松亮斑是由于光的衍射形成的,能用光的波动性进行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D符合题意.

答案:D

2.电子的发现是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开创了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新时代,下列关于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发现不同物质发出的阴极射线的粒子比荷相同,这种粒子即电子

B.β衰变时原子核会释放电子,说明电子也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C.电子穿过晶体时会产生衍射图样,这证明了电子具有粒子性 D.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它的穿透能力比α射线和γ射线都弱 解析:汤姆孙发现不同物质发出的阴极射线的粒子比荷相同,这种粒子即电子,故A正确;衰变现象是原子核内部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失去一个电子,故B错误;电子穿过晶体时会产生衍射图样,这证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故C错误; 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它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弱,比α射线强,故D错误.

答案: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贝克勒尔通过α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发现了中子的存在 B.卢瑟福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枣糕”模型 C.利用玻尔理论可以准确计算出氦原子发光时放出的可见光的频率

D.β衰变的本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释放一个电子变为质子 解析:查德威克通过α粒子轰击铍核实验发现了中子,A错误;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结构为“枣糕模型”,B错误;玻尔理论具有局限性,无法解释氦原子发光光谱,C错误; 原子核里虽然没有电子,但是核内的中子可以转化成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核内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D正确.

答案:D

4.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的实验基础是α粒子散射实验,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大多数α粒子穿越金箔后仍然沿着原来的方向运动,其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α粒子穿越金箔时距离原子核较近 B.α粒子穿越金箔时距离原子核较远

C.α粒子穿越金箔时没有受到原子核的作用力

D.α粒子穿越金箔时受到原子核与电子的作用力构成平衡力 解析: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他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聚集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大多数α粒子穿越金箔时距离金原子核较远,所以受到原子核的作用力较小,基本上仍然沿着原来的方向运动.

答案:B

5.一个放电管发光,在其光谱中测得一条谱线的波长为1.22×10-7 m,已知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普朗克常量h=6.63× 10-34 J·s,则该谱线所对应的氢原子的能级跃迁是( )

A.从n=5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 B.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 C.从n=3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 D.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 解析:波长为1.22×10

7

m的光子能量E=h

c

λ=

6.63×10-34×3×108

J≈1.63×10-18 J≈10.2 eV,从图中给出的氢原-71.22×10子能级图可以看出,这条谱线是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n=1的能级的过程中释放的,故D项正确.

答案:D

6.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车,车上有一个人.原来车和人都静止.当人从左向右行走的过程中( )

A.人和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B.人和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人和车的速度方向相同

D.人停止行走时,人和车的速度不为零

解析:人和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动量守恒,故

A正确.人和车组成的系统,初状态机械能为零,一旦运动,机械能不为零,可知人和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人和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总动量为零,可知人和车的速度方向相反,当人的速度为零时,车速度也为零,故C错误,D错.故选A.

答案:A

7.用a、b、c、d表示4种单色光,若①a、b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a的临界角小于b的临界角;②用b、c和d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c的条纹间距最大;③用b、d照射某金属表面,只有b能使其发射电子.则可推断a、b、c、d可能分别是( )

A.紫光、蓝光、红光、橙光 B.蓝光、紫光、红光、橙光 C.紫光、蓝光、橙光、红光 D.紫光、橙光、红光、蓝光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都是光学中的基本物理现象,如全反射、双缝干涉和光电效应等,意在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1

物理现象和规律. 由sin C=知,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则a光的

n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双缝干涉实验中,条纹间距和光波波长成正比,则c的频率最小.b、d做光电效应实验,b能使金属产生光电子,则b的频率大于d的频率. 因此有fa>fb>fd>fc, 则A选项对.

答案:A

8.一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Δt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 )

1

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2

2

12

B.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

2C.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ν+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D.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ν-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解析:人从下蹲起跳,经Δt时间速度为v,对此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得:I+(-mgΔt)=mv-0 故在此过程中,地面对他的冲量I=mν+mgΔt,人在起跳过程中,受到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但没有产生位移,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综上,选C.

答案:C

9.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两个质量均为m的完全相同的滑块以大小均为p的动量相向运动,发生正碰,碰后系统的总动能不可能是( )

A.0 p2

C. 2m

2p2B. mp2D. m

p2p2

解析:碰撞前系统的总动能Ek=2×=,由于碰撞后系统总

2mm动能不增加,所以选项B是不可能的.

答案:B

10.质量为M的砂车,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从砂车上方落入一个质量为m的大铁球,如图所示,则铁球落入砂车后,砂车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金版学案2018-2019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试题:模块综合检测(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h6pv5ty5u1wxgu8k8be9y6ym8c7oz00mu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