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论从自由教育到通识教育的历史嬗变
作者:蒋心怡
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09期
摘 要 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产生于不同时期,在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下,教育理念也发生演变。研究二者之间的源流关系,有助于指导现今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关键词 自由教育 通识教育 嬗变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可以说是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古典先驱。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最初的自由教育思想,到19世纪初美国的新兴教育家提倡通识教育,自由教育在这漫长的历史源流中,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它的内涵意义。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高等教育的理念不断发展创新,从19世纪初的美国开始,自由教育逐渐向通识教育演变,但这并不代表否定了自由教育。从本质上来说,自由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思想基础,也是通识教育的灵魂所在。 1 自由教育的起源
自由教育,又称博雅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雅典教育,它推崇的是对道德和智慧的培养,摈弃实用与功利,以达到身心和谐。在古典传统中的自由教育,是指“对自由人的教育”,或“适合于自由人的教育”。
古希腊时期,雅典的手工业和海外贸易比较发达,文化、科学、哲学、艺术等人类文明也相应地发展较早。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的古希腊教育发展起来了,并天然地带有严格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在那个时代,只有非奴隶身份的“自由人”才能接受正规化的教育,当时的理解认为,自由是由“地位、个人的不可侵犯、经济活动的自由以及不受限制的行动权利”组成的,而奴隶“就是这四项属性的缺失。”①这个时期的自由教育,是专门面向自由民、只有自由人才能享有的教育。
从其承担机构来看,自由教育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阿卡德米学院(Academy),是由柏拉图创立的,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中世纪西方古典大学的雏形。当时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艺”( 文法、修辞学、辨证法)和“四艺”( 算术、天文、几何和音乐)。
这个时期自由教育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三位,首当其冲的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在自由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性在于最早系统地阐述了自由教育关于教育的“理想人格”以及“自由人知识”的观念,对后世影响至深。第二位是提出“自由教育”一词的词源cultura animi(灵魂的耕作)的,②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Cicero),他宣扬对生来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