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翔安区政府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9 18:06: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翔安区政府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

建设试点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闽政【2010】4号文)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加快海西建设意见,按照我省、我市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坚持“双轮驱动”、“两化并进”,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及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推进实施新圩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建成“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增强试点小城镇辐射带动功能,提升新圩小城镇城市功能和品位,努力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基本原则是:

——突出规划引导。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四高原则”,编制好新圩镇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突出综合配套、科学合理、特色鲜明、不留遗憾。

——强化项目带动。项目是城镇建设的载体。要在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同步生成、布局一批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等城镇项目;有计划地收储一批土地,创新经营城市(镇)土地的理念,适时推出招拍挂,在拓展城镇规模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

——注重梯度推进。要充分考虑本次改革试点的各项条件,紧密结合本镇实际,注重梯度推进,具体项目的实施要分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实施。一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统一标准、一步到位;二是集中力量建设好新镇区规划拓展区域,体现集聚能力和带动作用;三是逐步推进社区建设和旧村改造。

——落实城乡一体化。要全面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快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三个一体化”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有效的统筹和推进新镇区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充分体现和落实我区建区以来“民生为第一责任”的立区之本。

(三)发展目标

以工业和现代农业为产业主体,带动旅游及商贸服务业发展,打造生态、宜居的创业新城,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生态优美、配套齐全、保障一体的小城镇发展格局。争取到2015年,新圩镇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规模达到6万以上,城镇化水平70%,绿地率达30%以上,镇区供水普及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5%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镇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1、加快新圩镇总体规划修编。按照城市标准和目标,统筹考虑新圩镇在我区产业发展、功能配置、城镇空间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独特的地理区位,进一步明确新圩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生态环保、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具体标准,切实提高规划编制质量,提升规划统筹能力。争取在2010年上半年完成《翔安区新圩镇总体规划》。

2、加快专项规划编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做好道路交通、给水排水、防洪排涝、电力电信、燃气、环卫、绿地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2010年年底前,完成主要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3、加快详细规划编制。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总规确定的近期建设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面,为经营土地、审批项目建设提供法定依据,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和片区开发。对主要出入口、主干道沿线、重要交叉口、滨水地段、商贸街区、广场等重要地段和节点,将结合详细规划开展城市设计。2010年底前完成近期建设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二)建立特色鲜明的产业支撑

依托新圩产业的良好基础、生态优势和人文传统,建立和发展新圩特色鲜明的产业支撑。一是建设百亿工业园区。根据翔安区“培育农副产品与食品加工百亿产值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依托国家级龙头企业银鹭食品集团,培育和拓展形成百亿“翔安工业园区银鹭高科技园区”。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新圩特色优势农业,促进新圩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一体化、标准化的格局发展,引导和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着力培育旅游业,规划建设银鹭森林人家、岩后咖啡园、古宅攀岩中心、后亭闽台生态循环高新技术休闲农场示范区等具新圩特色的旅游项目,提升新圩的旅游层次和水平。

(三)健全完善基础设施

根据新圩镇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模,推动新圩镇逐步完善道路交通、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燃气、园林绿化、电力、防洪(灾)等基础设施建设。

全力贯通两大主干道马新路及大帽山进场道路,改造同新路市政配套、密切新圩镇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按市政道路标准建设横三路、横五路、横七路、镇口路,市政化改造老镇区道路,

促进镇区、银鹭片区、南部工业片区三大组团之间的连接,方便生产生活;理顺供水体制,将新圩供水系统与全市供水系统连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5座“四合一”环卫设施、4座“二合一”环卫设施,加快公园绿地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1、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坚持初中向镇区集中,办好一所较高标准的中学;一级达标中学定期抽派优秀教师到新圩镇帮扶。扶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标准化要求改造完善新圩中学、诗坂中学、新圩中心小学;新建新圩中心幼儿园等若干所优质幼儿园;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引进建设一所现代职业学校。

2、优化医疗机构设置,在城镇建设规划上优先预留卫生建设用地,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的精神,建立健全新圩镇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推进试点镇标准化医疗机构建设,确保城镇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公益性保障机制和省政府确定的管理体制,加快新圩镇医疗机构人才引进和培养;完善二级以上医院扶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长效机制,定期选派医学专家到新圩镇开展医疗下乡,指导新圩镇医院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免费接收镇卫技人员进修培训。

3、支持新圩镇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广播电视传输中心,电影院、农民健身活动中心,中心广场,游泳池游乐公园等一批文体设施。着力打造新圩厦门乡村艺术中心,塑造厦门民间艺术品牌。社会事业补助经费可统筹使用于新圩镇。

4、优先为新圩镇安排省政府下拨的前沿建设专项资金。对试点镇在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对台项目有限安排和报批,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和政策上的优惠照顾。

(五)强化公共服务管理

1、整合优化“三农”服务资源,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三农”服务水平。

2、坚持简政强镇,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探索推进小城镇综合执法管理。

3、积极推行公推直选、镇务公开和民主选举制度。探索试行小城镇规划与建设项目公开征询意见制度。

4、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劳动力保障平台建设,推进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向新圩镇延伸。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符合新圩镇特点、城乡衔接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

(六)打造舒适的宜居环境

着力建设低碳示范区,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做好天然植被的保护和恢复,营造既有城市标准

的公共设施配套,又保存乡土气息的良好生态环境。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切实保护好古村落、古宅、特色民居等文化遗产。2015年底前,新圩小城镇要达到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七)带动新农村建设

1、推动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差、分散且规模较小的村落向小城镇整体搬迁。

2、推进镇区基础设施向周边乡村延伸,重点解决水、电、路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本着“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群众参与、民建公助、因地制宜、科学改厕”的原则,积极推进推进农村改厕进程,到2015年,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

3、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镇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与周边农村要实行资源共享,增强试点镇对农村人口的集聚能力。

4、力争在2012年前完成全镇16个村(居)的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计划,为全镇农村营造一个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良好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八)创新投资开发机制

1、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配套等财政性投资项目采取市财政统筹,市、区、镇三方统筹(三三制),镇自筹三种模式进行;

2、探索组建政府主导的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统一负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和经营管理,实行项目综合开发、滚动发展。

3、鼓励试点镇通过BOT、BT、项目法人招标、特许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试点镇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和经营。积极探索部分公用设施足步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4、鼓励新圩镇通过拍卖公共设施、公共场所、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的冠名权、有限期承担企业广告等形式,增加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

三、实施步骤

1、一年拉开框架。一是2010年上半年要完成新圩镇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2010年底前完成主要专项规划和近期建设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是生成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科学制定年度投资计划;三是今年先行启动同新路市政改造、旧镇区主要干道市政化建设、校安加固改造工程、新圩中心幼儿园等一批项目建设;加紧开展明后两年建设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确保按时开工建设。

2、三年初见成效。一是到2012年底,配套完善银鹭三、四期、乡村商务中心项目,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形成,产业结构调整有序进行,特色产业优势凸显成效,综合经济实力有所提高;二是基本建立试点小城镇框架,框架内主要道路交通横三路、横五路、横七路、镇口路等市政设施及新圩中学、诗坂中学、新圩中心卫生院改造、三馆合一、艺术中心、新溪

搜索更多关于: 翔安区政府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 的文档
翔安区政府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h9yo8lxn168ub00wpn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