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题。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①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①范成大(1126~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②凌波:水面之上。
(1)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试作具体分析。
(2)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目。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概括“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地情感。
1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目。
别薛华①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注】①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1)请简要赏析首联中“送送”“遑遑”二词的妙处。
(2)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小题目。
酒楼秋望 (宋)华岳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多少恨,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①华岳:南宋爱国诗人,写作此诗时正处于南宋国势跕危之际。 (1)本诗颔联精妙,请简要分析。
(2)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①赢,笑从双脸生。 【注】①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1)杜甫在《蜀相》中写道“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在晏殊的这首词中作者也写到了黄鹂鸟的声音——“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试结合原诗词,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2)词的下阕写人物,试简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
3
参考答案
1.(1)颔联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晨昏各异的神态与风韵。“有意十分开晓露”准确写出清晨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情绽放的风姿“无情一饷敛斜阳”生动再现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冷艳庄重的情态。
(2)相同点:两诗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 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 【解析】(1)读懂题目是关键,要抓住“描写精妙”来思考和分析。可以从描写方法运用的角度(可考虑的比较多)来分析,如根据具体内容,明显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从形象塑造的角度来分析,等。注意要围绕表达效果来展开。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是比较阅读的变形,而且强化了与课本的联系。这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很明显。分析点是“情感”,共同点比较容易分析,描写的都是荷花,表达的都是喜爱与赞美之情,借此来表达的志向等;不同点是本诗还有思乡之情等。重在阅读,读懂诗歌大意是关键。 2、(1)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指离别之情 ;飞絮:暮春时节,暗含时光地流逝 情感:伤春离别之情,时光流逝,久别怀人之情。 (2)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不同点:内容及程度不同: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有所加强。表现手法: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 3、(1)巧用叠词,具有音韵美。“送送”以为送了一程又一程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彼此难分难舍的深厚情谊。“遑遑”想象友人独自前行时的匆忙、惶惑,写出了诗人对挚友的观念。
(2)相同:都表达了送别朋友的依依深情。同为漂泊宦游之人的相互怜惜和劝慰之意。不同:《别薛华》情绪低落哀伤。诗人仕途受阻,客居蜀地“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辛苦”等诗句,流露出诗人羁旅飘零的伤感和怀才不遇的孤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情感高昂豪迈。一洗送别诗的悲酸缠绵之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表达了豁达乐观的胸襟和对真挚友情的深刻认识。 4、(1)①俯视、仰视相结合(或空间层次由低到高)。诗人先写秋水碧波荡漾,再写映日红霞,由低到高,层次分明。②色彩鲜明艳丽。以“碧”“红”二字分别描绘秋水、云霞之色,使画面色彩鲜明艳丽,富有美感。③以乐景写哀情,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2)与《过零丁洋》尾联的直抒胸臆有不同。本诗尾联前句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将个人感情融入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拓宽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后句间接抒情,运用反语的手法,写诗人表面上姑且将心中的忧愤之情交付给菜盘和酒杯,实则是愤激之语,表达的感情更加激越。 5、(1)《蜀相》中,作者写黄鹂鸟的叫声是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用黄鹂鸟的叫声反衬出诸葛亮祠堂周围的寂寥冷落, 寄托着诗人对诸葛亮身后凄凉的哀叹和同情,(答到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悲愤之情也可)同时也有物是人非、历史沧桑的感慨。 晏殊的《破阵子》用黄鹂鸟的叫声衬托周围的幽静,写出了春光的美好,抒发了热爱春光的欢快自在之情。 (2)活泼天真、纯洁无瑕的少女形象。 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刻画青年女子形象——声音:巧笑 。表情和动作:逢迎、笑从双脸生。心理:疑怪昨宵春梦好。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