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我国的三大林区为东北林区(A)、西南林区(B)和南方林区(C),其中东北林区为最大的天然林区,南方林区为人工林区。我国的生态工程主要有: “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所在的地区不同,其主要生态功能也不相同。“三北”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平原农田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和营造农田小气候,沿海防护林主要是防风防浪。
答案:(1)A C
(2)“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减少水库、河道泥沙淤积
(3)①加大监管力度,禁止滥砍滥伐;②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③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4)①对径流量的作用: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②对水质的影响:入河泥沙减少,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少。
下列为南亚、东南亚森林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1~2题。
南亚 面积/1 000公顷 1900年 2000年 2005年 77 551 79 678 79 239 年度变化/1 000公顷 1990~2000年 2000~2005年 213 -2 790 -88 -2 763 年变化率/% 1990~2000年 0.27 -1.20 2000~2005年 -0.11 -1.30 东南亚 245 605 217 702 203 887 1.关于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变化的原因或治理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口的快速增加,持续对种植业的依赖导致毁林开垦
②经济快速增长下的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占据大量林地 ③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
④利用现代科技改良树种是防止森林破坏的有效途径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2.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这种变化趋势对环境的影响是( ) A.土壤含水率上升 C.地表径流变化率减小
B.地下水储量增加 D.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1.A 2.D 第1题,南亚、东南亚人口稠密、增长快,经济虽快速发展但平均水
平较低,导致毁林开垦和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毁林现象并存。植树造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毁林主要是人为的砍伐,良种对此无效。选A。第2题,森林减少,会造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土壤含水率下降、地下水储量减小、地表径流变化率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少。选D。
读某区域197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B.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
4.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 A.过度砍伐森林 C.过度开发沼泽
B.过量引水灌溉 D.城市化过度发展
解析:3.B 4.A 第3题,由图可知,30年间该区域沙漠面积在不断扩大。第4题,由图可知,沙漠面积随着森林面积的减小而扩大。
5.我国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有( )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增加木材产量 ③调整农业结构 ④提高生态质量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 退耕还林要求减少当地耕地面积,扩大林地面积,这是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优势,建立起与生态条件协调的生态系统的重大举措。所以“退耕还林”具有多重意义,但国家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目的是调整农业结构和提高生态质量。
6.读世界森林面积逐渐消失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森林消失率最多的是________洲,最少的是________洲。 (2)使森林面积锐减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森林面积的急剧下降,将使生物________面临毁灭性威胁,还会使许多地区造成严重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严重的生态问题。
(4)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是实现资源的________利用,如在森林采伐时应不超过其________。
解析:本题以世界不同地区森林面积变化率的对比为切入点,理解人类活动对森林的破坏,并分析其影响。第(1)题,根据图中比例结合各大洲面积即可分析结果。第(2)题,毁林开荒和工业采伐是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第(3)题,森林破坏,使许多生物失去栖息场所,并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许多生态问题。第(4)题,森林的可持续利用应做到伐育结合。
答案:(1)亚 北美
(2)农牧业的发展 工业的发展 (3)多样性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4)充分 生长量(更新量)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下面两图分别为西南某地区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前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 A.蒸发量减小 C.径流总量增大
B.下渗量减小 D.气候更加湿润
2.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使( ) A.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C.生物多样性增多
B.土壤肥力下降 D.自然灾害减少
解析:1.B 2.B 第1题,据图判断橡胶林的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会使下渗水量减小;径流总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从这个角度考虑径流总量不一定增大;由于橡胶林降水量减小,蒸发量增大,气候会更加干旱。第2题,破坏原始植被,会加重水
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使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使旱涝灾害频发。
如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二氧化碳减少 C.冰川体积增大
B.全球降水增多 D.全球气候变暖
4.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伐木与深加工 C.由毁林到造林
B.开发矿产资源 D.严禁砍伐森林
解析:3.D 4.C 第3题,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森林面积变小,这会使得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全球气候变暖。第4题,从图上可以看出,1990~2000年亚洲森林面积减小,2000~2010年亚洲森林面积增大,其原因最可能是由毁林到造林。伐木与深加工、开发矿产资源将导致森林破坏,使得森林面积减少。严禁砍伐森林不合理也不现实。
如图为世界某资源主要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这种资源可能为( ) A.煤炭 C.淡水
6.该资源的减少会导致( ) A.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 C.干旱呈全球化趋势
B.全球变暖加快 D.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 B.石油 D.热带雨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