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音乐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之我见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 21:10: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渗透之我见

【摘要】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把德育教育化作和风细雨在合唱教学、欣赏教学、舞蹈教学、器乐教学以及相关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既能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又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艺术情感,加深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铸就了他们完美人格。

【关键词】合唱教学;欣赏教学;舞蹈教学;器乐教学;德育渗透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教育工作,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这是因为音乐教育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到升华。因此,本人通过多年的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就音乐教学活动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谈几点见解。 一、在合唱教学中培养集体意识

合唱以其最丰富、最深情的艺术感染力通向人们的心灵、给人以温暖、抚慰、激励和震撼。最善于表现群体的思想和情感,最直接

地展示集体的精神风貌和力量。其特点就是它的“群体性”和“音乐呈块状结构立体进行”。因此,合唱教学是集体主义思想培养的最佳途径,是德育渗透的有效形式。

合唱队是课外音乐活动中较为庞大的集体,而合唱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来自不同的班级,他们具备着比一般同学有更好的音乐素质和个人的演唱能力,表现欲非常强烈。我在组建合唱队开始就强调:合唱队的宗旨是“融洽、和谐,以艺术表现为第一的整体”,一切个人行为必须服从集体需要。让他们认识到合唱艺术是由集体共同创造的音响来进行歌曲的内容表达和艺术形象的塑造。个人的声音再美也得服从集体,溶于集体。为达到艺术上的完美统一,必须做到行为上和谐,声音上和谐,以集体为重,克服爱面子、出风头等个人英雄主义倾向。这在以后的排练和演出中维护集体的统一在合唱队形成了风气,集体主义思想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二、在歌曲学习中培养道德素质

如果把音乐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能产生理想的协同效应,获得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纵观小学音乐教材,编入了一大批激进向上的优秀声乐作品、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作品尽管风格各异,但都共同涵盖了民族气质、民族尊严、爱国热情和人间亲情、友情、爱心等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教师只要巧妙地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深挖教材中的思想内涵,把道德教育融入审美教育当中,让音乐艺术与思想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相互渗透,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唱或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与国际体育比赛中升国旗奏国歌的场景联系起来。结合歌曲的情感、音乐形象、以及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在学唱、感受、体验、表现中了解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民族气质,从而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奋发向上的音乐声中学生自发地产生了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而倍加努力。通过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协调、同步、合作、互补等方式,达到了净化心灵、完善品德、锻炼意志、培养个性,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之目的。 三、在欣赏教学中培养爱国情感

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不仅是教材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而且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加深音乐理解和鉴赏的能力,同时也是激发想象、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强化爱国情感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新歌教学还是欣赏教学,教师只要认真从歌乐曲中挖掘其思想内涵,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学习英雄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引导他们在时而生动委婉、时而激昂奋进的旋律线条中,体会人间美好的亲情和友情,感受描绘祖国河山的爱国热情,品味家乡变化的时代激情,从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中寻求作品的爱国情感因素,使学生产生联想,引起共鸣,进而培养他们更高层次的思想情感,提升他们有待开发的审美情趣。激起他们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在音乐欣赏、新歌教学

中爱国情感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渗透。 四、在舞蹈教学中培养民族自豪感

古人说:“情动于中形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精辟的语言、形象概括了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原始的音乐决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古往今来歌与舞紧密结合的范例,举不胜举。纵观小学十二册教材设置,低年级有唱游;中年级有校园集体舞;高年级有舞蹈、舞剧、舞曲音乐欣赏等,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题材、不同的风格旨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让悠久灿烂的传统音乐舞蹈文化在少年儿童心灵深处生根、开花、结果,进而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在欣赏、感受、创造、表现的过程中,既掌学会知识,又丰富情趣,通教师生动的讲解和电教媒体辅助,学生领略到了中华灿烂历史文化的渊源,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树立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五、在器乐学习中培养完美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作为新课改前沿的音乐教师,首要任务是培养人,塑造人。我在器乐教学活动中认真挖掘德育因素,紧紧抓住弘扬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这条主线,在教授器乐独奏的同时介入合奏教学,引导学生体会独奏与合奏之间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让孩子们通过器乐学习,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

尊严的种子。同时让学生知道,如果孤立地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那么你将视野狭窄,空间局限,除了自己学习的乐器外,对其它乐器知之甚少或者感到陌生,这样对于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协作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如果积极参加合奏训练,就可能在更宽阔的音乐领域内领略民族音乐的精髓。

总之,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多年来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把它化作和风细雨在合唱教学、欣赏教学、舞蹈教学、器乐教学以及相关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了艺术素养,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丰富了他们的艺术情感,加深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铸就了他们完美人格。

搜索更多关于: 音乐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之我见论文 的文档
音乐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之我见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hiyc282rm0a6ri16zp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