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奇的海洋生物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海洋中的食物链。
2.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 活动重难点:
1.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海洋生物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的海洋各种生物。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课件)师生共欣赏一段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里出现了什么声音?声音来自于哪里? 二、案例传真,认识海洋灾害种类。 1.图片欣赏。
教师介绍一些海洋生物(名字、特征、习性)(播放课件)。
? 这是凶猛无比的鲨鱼,号称 “海中霸王”。鲨鱼虽然凶猛,面目可憎,但全身都是宝,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 聪明灵巧的海豚也来了,它可是鲸类王国中最大的家族。 2.知识探究。
通过欣赏真实的海洋世界,我们找到了自己喜爱的海洋生物朋友。可是,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播放课件【知识窗】)
小结: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它哺育着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
3.互动交流。
谈谈你对海洋世界的感受和海洋生物的认识。
同学们,你们还见到过哪些海洋生物呢?说出它的名字、样子、色彩。
4.作品欣赏。
看来,大家认识的海洋生物真的很多喔。接着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海洋生物的魅力。老师这儿有一些学生的作品,请大家欣赏一下(播放课件),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它是如何表现海洋生物的?
表现形式有:绘画、剪贴、泥塑、剪纸,等等
三、探究天地
1.通过整理资料做资料卡,我们更清楚地感受到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分成小组研究课前收集的资料,看看能不能从中寻找到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每组选出一名组长,整理分析资料,寻找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吧。
学生自由合作,分组分析资料。 3.全班交流。
4.小结:我们通过探究发现海洋生物圈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意义。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大海给予我们无限的神奇和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但是,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许多许多的海洋生物濒临灭绝。(播放课件)如此下去,我们将永远失去这些美丽、可爱的海洋朋友。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海底地形探秘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海底地貌类型及其形态特征;
2.了解释海底地形分布规律。 活动重难点:
了解各种海底地貌类型及其形态特征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海底地形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海底地形资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播放陆地的各种地形。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陆地上有高山、平原、盆地、丘陵各种各样的地形,那么神秘的海底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课文的足迹,去探寻海底的秘密。
二、初识海底地形。
1.要利用开发海洋,就需要了解海洋,尤其是海底的地形。 2.现在我们就是一个个小研究员,要逐个探究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图片,看看这些图片里向我们讲述了那些地形。
3.从图片中,你知道有哪几种海洋地形?
(相机板书:大陆架、大陆坡、海岭、海沟、洋盆。)
4.海洋的地形和陆地的差不多,人们是怎样了解海底的地形的呢?同学们注意到了吗,书上关于科学家利用回波探测仪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获取海洋数据和资料。使用了“资料卡”的形式,大家想想用资料卡的形式有什么好处呢? 三、感知海底地形 (一)海岸 1.海岸线
(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2)影响海岸发育因素:除潮汐因素外,风暴潮、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引发的海啸、全球变暖等因素。 2.海岸的类型 (1)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 (2)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为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 (二)海底地形的分布 海底地形: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 大陆隆:也称大陆基。是大陆坡麓向大洋盆地缓侵倾斜的海底沉积带。深度约为 1500—5000m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接近大洋盆地的部分较缓。大陆隆 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周围。 (三)海底地形的形成 1.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2.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四、海底地形奇观 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海底地形奇观,谈体会。 2.我们平日所看不见的海底其实丰富多彩,还有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搜集更多的资料制作海底奇观信息卡。 3.大海的咆哮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海洋灾害及防护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