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3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申论》
举国体制参考答案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回答以下两题。(20分)
1.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部分退役运动员生活窘迫的原因。(10分) 要求:概括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部分退役运动员生活窘迫,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内部原因是运动员文化素质低、生存与适应能力差。社会交往能力低,劳动技能无从谈起,就业或读书的基础均成问题。外部原因一是安置政策不合理。“买断”后自主择业的退役政策,满足不了退役运动员的实际需求;二是资助资金不足。“优秀运动员奖学金、助学金”,相较于每年庞大的专业运动员退役数字,无疑是杯水车薪;三是伤残运动员医疗保障欠缺,无法接受后续治疗。(191字)
2.请结合给定资料中刘翔、李娜、丁俊晖的成长历程,分别谈谈他们的培养模式是什么?(10分)
要求:概括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他们代表运动员的三种培养模式。刘翔是举国体制,即国家选拔和培养有天赋的运动员,以世界大赛冠军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人、财、物资源,夺取比赛的好成绩。李娜是举国体制与单飞模式相结合,即在早期培养中是举国体制模式,后期鼓励其自由发展,不再由国家队统一管理,自己聘请教练,决定训练比赛的方式和日程,“自己养活自己”。丁俊晖是家庭模式,即由父母培养,自筹经费,最终成为职业运动员的培养模式。(193字)
二、“给定资料5”中某评论员谈到,“时至今日,中国夺得的历届奥运会金牌数已突破200枚。有人认为现在金牌拿得多了,不需要继续争夺金牌,要淡化金牌。然而,事实上真正要淡化的是唯金牌意识。”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1)分析透彻,论据充实;(2)语言流畅,层次清楚;(3)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这种观点认为不能不要金牌,而是要放弃把金牌当作唯一目标的“唯金牌意识”。奥运赛场上仍要以夺取金牌为目标,运动员在运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已升华为全民族的共同精
1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神财富,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更是民族精神和面貌在国际舞台上的正面展现。而且奥运会本身是竞技型赛场,夺金牌符合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并且能够同时鼓励群众投身体育运动,激发全民健身热情。然而,“唯金牌意识”使竞技体育功利化,成为造假、赌球问题产生的温床,恶化比赛氛围。它违背竞技规律,引导竞技体育多选择了“小众”项目,而舍弃“大众”项目,使其畸形发展,并使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形成严重失衡。
为此,需要加快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继续提倡刻苦训练,提高竞技水平。注重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唯金牌意识自然会失去市场。(361字)
三、根据“给定资料6-9”,以Y省体育局工作人员的身份,拟定一份《Y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目标任务。(20分)
要求:(1)对内容要点进行提纲挈领地陈述;(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3)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为进一步发展我省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结合我省实际,制定《Y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具体目标任务如下:
第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
第二,城乡居民身体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普遍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 第三,加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健身设施实现较大发展; 第四,广泛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确保全民健身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第五,发展壮大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广泛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开展义务健身辅导;
第六,逐渐完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对广大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增强全民健身的吸引力。(370字)
四、“给定资料10”画线部分写道:“胡锦涛同志强调,体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他希望体育战线的同志们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大力弘扬伟
2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大民族精神,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实际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语言流畅;(4)字数800-1000字。 【参考范文】
变则通 通则久
——完善举国体制 建设体育强国
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伴随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我国举国体制下的体育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确立了我国体育大国地位。然而这种“精英化模式”,占用大量资源,使得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不对称。胡锦涛同志强调:“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强国关键在一个“强”字,国民身体强,竞技水平强,体育设施强。因此,完善举国体制,建设体育强国,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开展群众体育工作,消除基础性短板。国家的强盛归根结底在于人民体魄的强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是党和政府工作中的一项重大任务。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新时期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加大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实现场地设施多样化,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兴办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管理和服务体系,形成对全社会群众体育真正的有效覆盖,从而促进群众体育工作的发展。
提升竞技体育水平,确保可持续发展。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部分。世界各国都在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比赛中进行着一轮又一轮激烈的较量。在2012伦敦奥运会中,中国金牌和奖牌数均列世界第二,振奋和鼓舞了民心。然而,竞技体育的路还很长,只有以不断提升水平为目标,造就一批国家级优秀教练和科研员,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优势项目群体和竞技运动拔尖人才,才能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
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实现市场化竞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产业从无到有,作为新兴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向前迈进。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的职业赛事、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体育旅游等体育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十分落后,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具体表现为产业发展还不平衡,结构还不合理,总体基础相当薄弱等。
3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因此在扩大市场等方面,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给予适当的灵活性,从而更好的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现代奥运之父皮埃尔·顾拜旦说:“一个民族,老当益壮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强;一个民族,未老先衰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弱”。如今,建设体育强国是中国体育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更是关系到国富民强的有利之举。我国要以完善举国体制为切入点,开展群众体育工作,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梦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90字)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