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
1, 简述因果推断的标准
关联的时序性 关联的强度 关联的可重复性 关联的特异性 剂量-反应关系 生物学合理性 关联的一致性 实验证据
2, 简述原因不明疾病病因的研究方法及步骤 队列研究
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暴露程度分为不同亚组,追踪其各自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研究方法。 步骤:确定研究因素——确定研究结局——确定研究现场及研究人群——确定样本量——资料收集与随访——质量控制——资料整理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以当前已经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一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一组个体作为病例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研究对象可能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步骤:提出假设——明确研究类型——选择病例,对照的来源——确定样本量——选定,测量研究因素——收集资料——分析资料
3, 病例对照的优点有哪些?
1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有时往往是罕见病病因研究的唯一选择,因为病例对照研究不需要太多的研究对象。此时队列研究往往不切实际。 2相对更省力省钱省时间,并且较易组织实施。
3该方法不仅应用于病因的探讨,而且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例如疫苗免疫学效果的考核及爆发调查等。
4可以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特别适合于探索性病因的研究。 5该研究对象多无损害。
4, 队列研究中非暴露组如何选择?
基本要求:尽可能保证其与暴露组的可比性,即对照人群未暴露于所研究的因素外,其他各种影响因素或人群特征都尽可能与暴露组相同或相近。
内对照,即选择一组人群,将其中暴露于所研究因素的对象作为暴露组,其余非暴露者即为对照组。
外对照,当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作为暴露人群时,往往不能从这些人群中选出对照,而常需在该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故名外对照。
总人口对照,利用整个地区的现成的发病或死亡统计资料即以全人群为对照,而不是与暴露组平行地设定一个对照组进行调查。
多重对照,同时用上述两组或两组以上形式选择多组人群做对照。以减少只用一种对照带来的偏倚。
5, 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二者有何区别?
横横断面分析断面分析,分析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不同年代各年龄组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变化。多用于某时期传染病或潜伏期较短疾病的年龄分析。
出生队列分析,同一时期出生的一组人群为出生队列,对其随访若干年,观察发病情况,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结合起来。 意义 横断面分析 分析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不同年代各年龄组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变化 出生队列分析 同一时期出生的一组人群为出生队列,对其随访若干年,观察发病情况,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结合起来。 用处 多用于某时期传染病或潜伏期较短疾病的年龄分析
6,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是什么? 属于前瞻性研究 随机分组
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 有人为施加的干预措施
营卫
1、试述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答:从食物的蛋白质含量、消化吸收程度、被人体利用程度三个方面来全面地评价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一) 蛋白质含量 是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基础。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氮含量,再乘以6.25
得到蛋白质含量。
评价疾病的年龄分布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等 (二) 蛋白质消化率 不仅反映了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程度,还反映消化后的氨基酸和肽被
吸收的程度。蛋白质真消化率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三) 蛋白质利用率
1、 生物价 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用被机体利用的蛋白质量与消化
吸收的食物蛋白质量的比值的100倍表示。生物价越高表明其被机体利用程度越高,最大值为100。
2、 蛋白质净利用率NPU:是反映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即机体利用的蛋白质占食物中的蛋白
质的百分比,它包含了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个方面,因此更为全面。
3、 蛋白质功效比值PER:是用于处在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在
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4、 氨基酸评分:也叫蛋白质的化学评分,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评分方法。该方法是用被测蛋
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和推荐的理想的模式或参考蛋白的模式进行比较,因此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的关系。
2.试述大豆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答:⑴大豆营养价值:
①豆含有35%~40%的蛋白质,最好的植物优质蛋白质来源,赖氨酸含量较多。
②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富含谷类蛋白质较为缺乏的赖氨酸③大豆所含脂肪量约为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为85%,且以亚油酸最多 ④大豆中含25%~30%的碳水化物,为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的寡糖,如棉子糖、水苏糖 ⑤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钙、铁、维生素B1、维生素E、硫胺素和核黄素。
⑵大豆中抗营养因素:蛋白酶抑制剂、豆腥味、胀气因子、植酸、皂甙和异黄酮、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3、试述常见的膳食调查方法
答:称重法、记账法、膳食回顾法、化学分析法、食物频数法 4、试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 答:(1)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 (一)代谢功能降低。 (二)体成分改变。
主要表现为:细胞量下降、体水分减少、骨组织矿物质减少。 (三)器官功能改变
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消化液、消化酶及胃酸分泌量的减少;心脏功能的降低及脑功能、肾功能及肝代谢能力均随年龄增高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老年期的营养需要 (一)热能
老年人对能量的需要降低。摄入主要以体重来衡量,据活动来调整,以能达到并可维持理想体重为宜。
(二)蛋白质
老年人易出现负氮平衡。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量足质优,维持氮平衡。 (三)脂肪
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 (四)碳水化物
降低单糖、双糖、甜食的摄入量,增加膳食中膳食纤维的摄入。 (五)矿物质
1. 钙 骨质疏松较多见。钙的AI:男女都为1000mg/d;UL为2000mg/d
2. 铁 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我国AI:男女都15mg/d。UL为50mg/d,注意选择含血红素铁高的食物。
3. 钠 <6g/d,高血压、冠心病<5g/d 此外,微量元素锌、铜、铬也同样重要。 (六)维生素
VD补充有利于防止骨质疏松症;VE抗氧化;VB6和VC保护血管壁的完整性;叶酸和VB12防止贫血;叶酸预防消化道肿瘤;叶酸、 VB6 、VB12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5、试述肥胖的营养防治 答:(1)控制总能量的摄入量:限制每天的食物摄入量和摄入食物的种类,以便减少摄入的热能。(2)运动法(3)药物疗法(4)非药物疗法 6、试述食物中毒事件的控制和处理
答:1、现场处理⑴控制措施①控制食物中毒范围,封存可疑食物、原料,消毒
②行政控制
③卫生行政部门在封存之日起15日内完成检验、评价,做出决定
⑵追回、销毁导致中毒的食物 ⑶中毒场所处理
2、对救治方案进行必要的纠正和补充 3、处罚 4、信息发布 5、撰写调查报告
环卫
1. 试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答:环境污染对人群的危害:
(一) 急性危害:1、大气污染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美国的洛杉矾、纽约和日本大贩、东京
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四日市事件。
2、过量排放和事故性排放引起的急性危害(1)废气废水大量排放(2)事故引发的污染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的异氰酸甲酯(CH2NCO)泄漏事件(3)核泄漏事故:日本福岛核泄漏、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美国三哩岛核泄漏 3、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二)慢性危害:1、非特异性影响
2、引起慢性疾患:COPD 3、持续性蓄积危害 4、污染物慢性联合作用
2. 试述光化学烟雾形成原因、主要成分对机体的危害是什么?
答:成因与成分:由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
危害:眼睛红肿、喉咙痛、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头痛、疲劳感和皮肤潮红等,严重者可出现心肺功能障碍或衰竭。
3. 如采用地面水作为集中式给水的水源,应如何对水源进行卫生防护? 答:1、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的水域内,严禁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