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推荐学习]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一古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2古代中国的政治家__秦始皇唐太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3 12:25: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k12]

符,故C项错误;上述材料对于“焚书坑儒”事件的解读,体现了“历史评价”的不同角度,故D项正确。

[素养渗透]——唯物辩证认识历史人物

(1)辩证地看:将相同或相近历史背景下的同类历史人物作比较可以看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人物。比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2)发展地看:一个历史人物就是一个时代的历史,时代的发展会造就不同的杰出人物,若干杰出人物的事迹和历史背景就能看出时代的发展。

(3)历史地看: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立足现实看历史才会有高度,但历史毕竟是历史,不能用今人的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必须还原到历史环境中去看历史人物,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当地的历史环境中,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评价。

(4)人性地看:教材中的许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并不仅是干巴巴的历史堆积,他们也是有情感、有性格、有智慧、有血有肉的人。将人的血肉、感情与性格、智慧挖掘出来,放在历史大环境里,历史才鲜活起来。这些也正是他们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考向二 立德树人、价值观

3.(加试题)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

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 C.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全国政权,存在满汉矛盾。作为在汉族地区成长起来的满族政治家,康熙帝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他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题干材料着重体现的是对汉文化的尊重与学习。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因此排除含有②的选项,答案选B。

4.(加试题)下列史实中对中国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有( )

①秦朝以小篆为文字标准 ②1684年设立台湾府 ③1943年发表《开罗宣言》 ④1984年中英发表联合声明 A.①②③④ 最新K12

B.①②③ B.①③④ D.①②④

[k12] C.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国家统一的相关知识。秦朝以小篆为文字标准,文字的统一对于中国的统一起到了巩固作用,故①正确;1684年设立台湾府,将台湾重新纳入中国的政治版图,有利于中国统一,故②正确;1943年发表的《开罗宣言》涉及日本归还中国的台湾等,有利于中国统一,故③正确;1984年中英发表联合声明,就香港回归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有利于中国统一,故④正确,A项符合题意。 [思维升华]——家国认同、文化认同

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在历史进程之中,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置于文化认同之上,用公民的国家认同促进文化认同。 考向三 必修与选修结合点

5.(加试题)康熙帝统治时期,中国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相当强大的统一国家。在下列四项有关康熙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哪一事件的性质与其他事件有根本不同( ) A.平定三藩 C.雅克萨之战 答案 C

解析 C项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其他三项都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措施,故C项与其他三项性质不同。

6.(加试题)1684年,康熙帝颁布“开海”命令:“今海内一统,出洋贸易,得旨允行。”1717年,又以南洋地区“西洋泊船之所,藏匿盗贼甚多”,恐其结成反清势力为由,下令禁止南洋贸易。下列对上述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平定噶尔丹叛乱是“开海”的政治前提 B.“开海”“禁海”都是有限制的对外贸易 C.欧洲列强联合反清是“禁海”的重要原因 D.康熙帝时期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海禁政策 最新K12

B.统一台湾 D.平定准噶尔叛乱 D.①④

[k12] 答案 B

解析 康熙年间,出于政治统治考虑,民间对外贸易受到政府严格管理和控制。“‘开海’‘禁海’都是有限制的对外贸易”符合史实和题意,故B项正确。 [思维升华]——必修与选修加试可能的结合点

(1)必修一秦代政治创新、巩固国家统一的举措、努力与秦始皇个人功过相结合。 (2)秦加强对地方治理的举措、对边疆的开发与中国文化自信、家国认同的影响。

(3)历代对长城地位、价值的认识凸显的长城文化内涵、凸显民族自豪、文化自信的命题价值。 (4)唐太宗与必修一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及选修六布达拉宫相结合。

(5)康熙帝与故宫、颐和园、平遥古城、昆曲、明清商品经济发展、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相结合。

一、选择题

1.(加试题)秦王嬴政率“虎狼之师”横扫六合,完成统一大业。秦能完成统一的历史原因有( )

①秦国经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 ②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③人民渴望统一 ④秦王嬴政的暴政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①②③分别从经济基础、政治基础、人民渴望统一三个方面分析,符合史实,④是在秦统一后,不属于统一的原因,排除④,故选A。

2.(加试题)(2018·杭州选考评估)秦始皇自命“始皇帝”的时候,一心想让秦朝的统治千秋万代延绵不休,但他绝没想到,秦朝二世而亡。对秦朝短命而亡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 A.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B.秦之所殄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 最新K12

B.①②④ D.②③④

[k12]

C.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D.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答案 A

解析 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其暴政,C、D是秦朝暴政的具体表现,B与题意无关。 3.(加试题)秦始皇对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以下对秦始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完成了统一,使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展繁荣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C.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有利于全国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D.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称雄的局面 答案 A

解析 注意要利用秦的暴政这一知识点思考问题,由于徭役、兵役繁重,人民并没有过上安定的生活。

4.(加试题)(2018·嘉兴高三基础测试)学者许倬云曾把某一时期的中国比作“兔子”:欧洲已在脱胎换骨,“兔子与乌龟赛跑,不但兔子中途停下来休息,而且兔子根本不知道有此正在进行中的赛跑”。这一时期是( ) A.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欧洲已在脱胎换骨”可以判断是近代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据此判断为中国的明清时期,A、B两项为唐朝时期,D项为汉朝时期,故排除。根据材料中“兔子根本不知道有此正在进行中的赛跑”得出这一时期中国闭关锁国,故C项正确。

5.(加试题)(2015·浙江选考)下图中的路线反映了某一历史事件。给该图拟一个标题,最合

B.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最新K12

[推荐学习]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一古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2古代中国的政治家__秦始皇唐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hqe14psao8az813jgo32teb88j4i5005vn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