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少年事迹和孝敬事迹材料汇编
孝心少年事迹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六年级赵晨爽赵晨爽是林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现年13岁,担任班长职务。她踏实沉稳,品学兼优,是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好学生。在家里,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在学校,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班干部;在社会,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在生活中,我从未有过多的要求,不挑吃穿,不乱花零用钱。记得奶奶有一次把手弄伤了,连端茶倒水都很困难,是我把饭菜端到她面前,吃完后,还帮着收拾。只要奶奶有需要,我跑前跑后,都不觉得累。在学校里,是个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一丝不苟;兴趣浓厚,精益求精;学习刻苦,勤思善问;发展全面,成绩优异。学习上,求知欲强,课堂上,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课外,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从不与人斤斤计较,总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别人,无论谁有困难,都会不假思索地伸出援助之手。作为班级干部,我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工作踏实,认真负责,严于律己,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伙伴。为了将班级建设好,带领其他班干部共商良策,利用每周五午自习的时间召开班队会,对违反班规班纪的同学进行集体教育,形式多样,让班级的凝聚力更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作为劳动小组的组长,我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打扫清洁区,最脏最累的活也是抢着干。作为大队值日,值日期间认真巡查,对发现的问题总能秉公处理,绝不包庇。在社会上,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小小年龄,可在危险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却是别人。我极富有爱心,热心于公益
事业,20**年汶川大地震后,灾区人民生活困难,当我在电视上看到悲惨的景象,毫不犹豫地在学校募捐会上捐出20元钱。这是完全靠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挣来的,为灾区尽自己的一份微博之力。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每当我遇到乞讨的老人,也常生怜悯之心,将自己口袋里的零用钱给他,或是将饭菜送给他吃。我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法规,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生态环境,从不乱扔一片垃圾,从不摧残一草一木。从小王宇鹏就养成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并能提醒家人周围人一起环保。如今,我正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凭着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中华民族是个古老的民族,“百善孝为先”,是我们民族优良的传统,我会把它发扬光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篇二:孝心少年事迹。
最美孝心少年候选人叶帅阳事迹在逆境中放飞梦想他还很幼小,但稚嫩的双肩却早早的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他还是一个孩子,但他却是一个很会照顾母亲的懂事的孩子;他生活在苦难中,但他心中的祈愿竟是让天下病人都早日康健。从五岁开始,无情的命运将他这样一个极平凡的农村少年,雕琢成一个坚强乐观的男子汉。命运多舛,却让他的事迹如此令人赞叹;五岁开始,他照顾了生病的母亲,用爱心孝行诠释着什么是爱——他就是远近闻名的孝心少年叶帅阳。现今的叶帅阳,也仅仅14岁。这个家住伊川县白元乡吉泊村的瘦弱少年,刚刚在20**年9月从家中走来,怀着悲痛来到就读的伊川县白元乡第一初级中学。就在开学前几天,他服侍多年的母亲去世了。他伤心极了,他一直考虑着要带着重病的妈妈去上学,边读书办给母亲治病,没想到妈妈就这样急匆匆的离开了他。妈妈走了,家里只剩下他和父亲、妹妹三个人了。叶帅阳5岁那年,不幸开始降临到他的家庭。一向疼爱他的母亲忽然觉得身体虚弱起来了,稍一活动就气喘胸闷,心脏剧烈跳动。家人意识到母亲可能得了很严重的病,但家里拮据的经济条件,使母亲坚决不同意到城里的大医院去治疗,因为到城里
医院去看病要花很多钱,也没有人来照料他和妹妹的生活,最主要的是家里拿不出那巨额的医疗费。他的母亲就到村里的卫生所去买一些可以缓解症状的药自己服用治疗。为了能多挣些钱回来,他的父亲不得不外出打工了,家里就只有他和母亲、妹妹在家,刚开始母亲在家还能给帅阳和他的妹妹做饭和干一点家务,后来,他母亲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行动起来很困难,就需要小帅阳自己去做饭。刚开始小帅阳不会做,他瘦小的身子才刚刚和灶台一样高,站在地上要踮着脚才能看见灶台上的东西,很多次都把饭做糊了,母亲不仅没有丝毫埋怨,还把糊了的饭吃了下去,看到这种情景小帅阳的心里难受极了,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饭做好。他把一个小凳子垫在脚下,好让自己能自如的操作灶台,为母亲做出可口的饭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的尝试和练习,他的饭做得越来越好。为了能让母亲有足够的营养,他还在课余时间去田野里采一些对母亲病情有好处的野菜,也慢慢地学着自己种一些蔬菜。他用心的做着这些,在心里祈祷着母亲的身体快快好起来,可是母亲的病情却没有一点好转。在他10岁的时候,母亲的病已经发展为严重的肺心病,行动更为艰难,连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顾。由于母亲要经常输液,可卫生所离家太远,母亲来回一趟很不容易,所以母亲便想让小帅阳学习给自己打针,刚开始帅阳害怕,不敢也舍不得下手,但是看着母亲每况愈下的身体,小帅阳明白,他如果学会打针妈妈就可以少跑许多的路,少忍受许多病痛的折磨,所以他还是咬牙坚持学着给母亲打针,他在卫生所里用心观察医生的姿势和动作,细心询问注射要注意的事项。村里的医生深深的被小帅阳的精神感动了,就交给他打针的方法,后来渐渐地熟练了,他便经常给母亲打针。小学时,小帅阳的一天常常是这样度过的:每天早上放学以后,他先是飞快地跑到村卫生所买药,然后让医生告诉他怎样配药,再飞快的跑回到家去,配好药,给母亲输上。然后赶紧生火做饭,喂母亲吃饭,等母亲和妹妹吃完后,把家务收拾好后赶紧上学。有时母亲半夜难受,他就在半夜里跑到卫生所去给母亲买药。有时卖药的医生已经睡了,又被他叫起来,虽然很不情愿,但医生还是给他了取药。有时为了叫醒医生,他要使劲地叫喊,如果遇到医生不在卫生所,他还要找到医生家里去,来来回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