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后遗忘 垂头
0.519 0.509
对施测所得的142份有效问卷的客观外在反应部分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检验的KMO值为0.873,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本研究资料可以做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球度检验的近似卡方为436.580,相伴概率P<0.001,小于显著性水平0.05,也提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用主成分法提取因子,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负荷矩阵进行旋转后,结果显示提取2个因子,前2个因子能解释方差的63.496%,各因子及负荷见表5。
表5 其他的主观经验部分的旋转因子负荷
第1因子
项目 产生分离感 无法知觉周围环境 无法主动脱离催眠暗
0.739
示的影响 难以抵制催眠暗示语
0.713
的命令 忘记时间 处于稳定的催眠状态
0.704 0.657
负荷 0.824 0.806
项目
拥有了更强的理解力 催眠体验奇怪又神秘
第2因子
负荷 0.820 0.760
2.3 差异检验及相关分析
2.3.1 各问卷得分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性别因素在各分问卷及总问卷中的得分情况见表6。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五个分问卷的得分在性别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表6 性别在各分问卷的得分情况及t检验(M±SD)
第9页(共16页)
男性
(n=38)
反应的主观印象 客观的外在反应 主观的内在反应 其他的主观经验 总体主观评级
6.53±2.51 6.58±2.26 39.92±11.51 11.51±2.26 4.83±2.05
女性
t值
(n=104) 6.99±2.63 6.95±2.42 41.38±11.62 6.95±2.42 4.94±2.19
-0.94 -0.83 -0.66 0.67 -2.60
0.35 0.41 0.51 0.50 0.80 P值
2.3.2 各问卷得分之间和与年龄的相关分析
年龄与各分问卷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7。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反应的主观印象、客观的外在反应部分、主观的内在反应部分、其他的主观经验和总体主观评级的相关不显著。而反应的主观印象、客观的外在反应部分、主观的内在反应部分、其他的主观经验和总体主观评级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表7 年龄与各分问卷的相关分析
年龄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注:p<0.05,p<0.01,
*
**
***
年龄 1 0.018 -0.039 -0.041 -0.001 -0.064
第一部分
1 0.694*** 0.777*** 0.722*** 0.690***
第二部分
1 0.679*** 0.601*** 0.525***
第三部分
1 0.781*** 0.747***
第四部分
1 0.757***
第五部分
1
p<0.001。
3 讨 论
第10页(共16页)
3.1 项目区分度
项目的区分度分析发现,除了第12项(催眠后遗忘)以外,其余各项的区分度均大于等于0.40,按照美国测量学家伊贝尔(R.L.Ebel,1965)提出用鉴别指数作为评价项目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准[13],这表明这些项目的区分度很好。但第12项(催眠后遗忘)区分度仅为0.13,同样,根据伊贝尔提出的标准,鉴别指数在0.19以下的题目鉴别力差,必须淘汰。
在本研究中,HGSHS-A中文版第12项(催眠后遗忘)的区分度很低,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第12题的计分方式复杂,在评分时出现失误;(2)由于本研究是在中国人群进行,原量表是制定于美国人群,故不能排除通过率低与人种差异和文化差异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3.2 信度
内部一致性系数要多大才能表示测验的分数是可靠的,与研究目的和测验分数的运用有关。综合多位学者的看法,整份量表最低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要在0.70以上,最好能高于0.80[14]。在本研究中,HGSHS-A中文版总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2,说明量表的信度非常理想。分层面最低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要在0.50以上,最好能高于0.60[14],在本研究中,只有客观外在反应部分的α系数<0.60,这可能是由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的。原问卷是专门为美国人设计的,而修订后的版本虽然经过回译,但仍然与中国文化背景存在差异[15]。反应的主观印象、客观外在反应部分、主观的内在反应部分和其他的主观经验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2、0.58、0.84、0.86。主观印象部分和客观外在反应部分之间的α系数达到0.82[4],这与Shor和Orne在1963年的研究结果,周爱保和王志丹在2010年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6]。 3.3 效度
本研究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反应的主观印象、客观的外在反应部分、主观的内在反应部分和其他的主观经验中,用主成分法进行因子分析后提取的前2个因子分别能解释总方差的39.888%、39.554%、47.014%和63.496%。用方差极大法
第11页(共16页)
对旋转后选择因子负荷在0.30以上的项目进行分析。
在反应的主观印象中,第1因子包括以下项目:双手手掌结合(0.776)、左手下沉(0.670)、睁眼困难(0.648)、十指紧锁(0.585)、右手固定(0.485)、交流抑制(0.476)和垂头(0.369);第二因子包括了以下项目:苍蝇幻觉(0.732)、闭眼(0.516)、催眠后遗忘(0.514)和左臂僵硬(0.422)。
在客观的外在反应部分中,第一因子包括以下项目:十指紧锁(0.660)、左臂僵硬(0.649)、右手固定(0.625)、睁眼困难(0.596)和交流抑制(0.537);第二因子包括了以下项目:垂头(0.788)、左手下沉(0.738)、苍蝇幻觉(0.516)、双手手掌结合(0.432)和催眠后暗示(0.422)。
在主观的内在反应部分中,第一因子包括以下项目:左手下沉(0.738)、双手手掌结合(0.655)、右手固定(0.605)、左臂僵硬(0.603)、十指紧锁(0.528)、催眠后遗忘(0.519)和垂头(0.509);第二因子包括以下项目:苍蝇幻觉(0.779)、睁眼困难(0.697)、交流抑制(0.639)、催眠后暗示(0.513)和闭眼(0.373)。
在以上量表的三个部分中,从经验分析,第一因子均既有认知的改变,又有行为的改变。第二因子也均既有认知的改变和行为的改变。上述分析提示因子的意义不明确。
在其他的主观经验中,第一因子包括以下项目:产生分离感(0.824)、无法觉知周围环境(0.806)、无法主动脱离催眠暗示的影响(0.739)、难以抵制催眠暗示语的命令(0.713)、忘记时间(0.704)和处于稳定的催眠状态(0.657)。第二因子包括以下项目:拥有了更强的理解力(0.820)和催眠体验奇怪又神秘(0.760)。第一因子主要反映了催眠过程中感知觉的变化,第二因子主要反映了对催眠本身的看法。
3.4 差异检验和相关分析 3.4.1 差异检验
表6的数据表明,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在催眠感受性上没有显著差异。一般认为,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催眠,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但科学研究并不支持这
第12页(共16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