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微生物习题+参考答案(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9:43: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育种

一、选择题

1. 已知DNA的碱基序列为CATCATCAT,什么类型的突变可产生如下碱基序列的改变:CACCATCAT?( )

A.缺失 B.插入 C.颠换 D.转换

2. 将细菌作为实验材料用于遗传学方面研究的优点是:( )

A.生长速度快 B.易得菌体 C.细菌中有多种代谢类型 D.所有以上特点 3. 以下碱基序列中哪个最易受紫外线破坏?( )

A.AGGCAA B.CTTTGA C.GUAAAU D.CGGAGA

4. 在大肠杆菌(E.coli)的乳糖操纵子中,基因调节主要发生在( )水平上。

A.转化 B.转导 C.转录 D.翻译 5. 转座子( )。

A.能从DNA分子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 B.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质粒 C.是一种碱基类似物 D.可引起嘌呤和嘧啶的化学修饰 6. F因子和λ噬菌体是:( )

A.与寄主的生活能力无关 B.对寄主致死

C.与染色体重组后才可复制 D.仅由感受态细胞携带

7. 抗药性质粒(R因子)在医学上很重要是因为它们:( )

A.可引起某些细菌性疾病 B.携带对某些抗生素的特定抗性基因 C.将非致病细菌转变为致病菌 D.可以将真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 8. F+?F-杂交时,以下哪个表述是错误的?( )

A.F-细胞转变为F+细胞 B.F+细胞转变为F-细胞

C.染色体基因不转移 D.细胞与细胞间的接触是必须的 9. 以下突变中哪个很少有可能产生回复突复:( )

A.点突变 B.颠换 C.转换 D.染色体上三个碱基的缺失 10. 准性生殖:( )

A.通过减数分裂导致基因重组 B.有可独立生活的异核体阶段 C.可导致高频率的基因重组 D.常见于子囊菌和担子菌中

二、填空题

1. DNA分子中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嘌呤取代称为______________。

2. 受体细胞从外界吸收供体菌的DNA片段(或质粒),引起基因型改变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 F+和F-杂交中,结果是供体菌成为____________,受体菌成为______________。

4. 四种引起细菌基因重组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 准性生殖包括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6. 1944年_________________等人证明了转化因子为DNA。

7. 在基因工程中,质粒和噬菌体的作用常是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Lederberg的影印培养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当Griffith用活的粗糙型肺炎双球菌和加热灭活的光滑型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射小鼠时,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 脉孢菌(Neurospora)子囊孢子出现第二次分裂分离现象是由于染色体_______________。 11.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上的调节基因编码产生_____________。

微生物生态 二、填空题

1.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微生物生态学就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土壤中细菌可占土壤微生物总数量的_____%,其生物量可占土壤重量的_______%左右。 5. 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可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_____%,且在________丰富和_______土壤中这个比例较高。

6. 能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以________为最

多。

7. 空气________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良好场所,因为________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营养

物质和生活条件。

8. 土壤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以________为数量最多,作用最大。_________和________数量较少,作用较小。 9. 酸性土壤中__________的数量较碱性土壤中为多,而放线菌却是在__________土壤中较多。 10.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一般是在______层中最多,随着层次加深,数量__________。 11. 无论在哪种土壤中,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种呼吸类型的微生物的广泛分布。

12. 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及其数量因土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的变化而变化。

13. 分析测定土壤中某一生理类群的细菌时,必须使用具有__________的培养基。

14. 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密度一般是城市__________于农村,无植被地表__________于有植被地表,陆地上空__________于海洋上空,室内_________于室外。

15. 红萍与蓝细菌构成一个共生体,红萍提供__________源和__________源给蓝细菌,蓝细菌提供_________源给红萍。

16. 微生物之间的拮抗关系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17. 植物叶面常附生有许多细菌如__________细菌,因而在用这些植物叶类作酸菜或青贮饲料时可以不再__________。

18. 土壤中放线菌数量________于细菌,它们以_________缠绕于有机物或土粒表面,并伸展于__________中。

19. 真菌与植物根系之间可形成菌根,根据真菌的生长性状,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VA菌根属于__________。

20. 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有害的方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1. 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有益的方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2. 土壤中常见的藻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3. 土壤中常见的霉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4. 土壤中常见的放线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5. 微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包括了对________和_______的竞争。 26. 水田土壤中的细菌数量________于放线菌和霉菌,细菌也是以_____细菌为多,专性厌气性细菌在数量上_____占优势。

27. 微生物之间的互利关系可以互相提供__________或__________,也可以互相创造有利的__________条件。

28. 土壤中的藻类由于属于__________营养型微生物,可将CO2转化为__________从而为其他微生物提供__________源和__________源,成为先行生物。

29. 土壤中的真菌包括__________亚门,__________亚门,__________亚门,__________亚门和__________亚门,其中以__________亚门的真菌在土壤中最多。

30. 水体中微生物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1.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可以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土壤中__________营养型,__________营养型,__________营养型和__________营养型的微生物都有存在,尤以__________营养型微生物最为丰富。

33. 土壤中的微生物,如_________菌的数量多少可以作为土壤__________高低的标志之一。 34. 腐生型水生微生物是指利用大量进入水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为营养物而大量发育繁殖的一类微生物,包括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5. 清水型水生微生物主要是指能生长于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自养型和______________自养型微生物,在清水中的微生物生长量一般__________。

36. 属于土著性微生物区系的微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7. 真菌和藻类的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

38. 极端环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9.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____。

40. 土壤中进行物质转化的细菌生理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41. 土壤细菌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生物因素,其原因在于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细菌在土壤中一般粘附在_________,形成_____,或分散于_________中。且大多处于_______状态。

43. 在进行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时应注意到________________,因为在某种培养基中生长的微生物对于土壤微生物整体来说是挂一漏万的。 44. 通常每克土壤中含有_________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使土壤具有了________的性能,进行着旺盛的物质循环。

45. 一种微生物寄生于另一种微生物时,可以进入其体内称为_______,也可以不进入其体内,称为___________。

46. 原生动物对细菌等的捕食是微生物之间捕食关系的典型,除此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属此捕食关系。

47. 江河流经城市前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要明显__________于流经城市后水体中的数量,其原

因是流经城市时会有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_____________的大量进入,使微生物得以大量繁殖。

48. 土壤原生动物以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为食物,因而其存在的数量会影响其他微生物的存在数量。

49. 微生物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的特点。 50. 微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这种寄生关系都有很强的_________性。

51. 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52. 根据嗜热菌与温度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3. 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54. 土壤中常见的细菌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5. 根据微生物对盐浓度的适应性和需要性,可将微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五个类群。

56. 嗜热菌的嗜热机制,目前提出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假说。

57. 海洋细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特征。 三、选择题

1. 在制作酸菜或青贮饲料时,一般并不人工接种乳酸菌,这是人们利用了植物的:( )

A.根际微生物 B.叶面附生微生物 C.与植物共生的根瘤菌 D.寄生于植物的微生物 2. 指出下列中不是微生物与植物形成的共生体的是:( )

A.根瘤 B.菌根 C.叶瘤 D.叶面乳酸菌 3. 根土比是指:( )

A.植物根际土壤重与根外土壤重之比。 B.根外土壤重与根际土壤重之比。 C.每克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每克根外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之比。 D.每克根外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每克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之比。

4. 植物根际每克土壤的微生物数量与每克根外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之比,称之为:( )

A土根比 B根土比 C比土根 D比根土

5. 土壤中有一部分微生物在有新鲜有机残体进入时便大量发育占优势,而新鲜有机体被分解后迅速衰退,这类微生物称之为:( )

A.发酵性微生物区系 B.土著性微生物区系 C.清水型水生微生物 D.腐生性水生微生物

6. 土壤中有一部分微生物对于新鲜有机物质的进入并不敏感,常年保持在某一数量水平上,这部分微生物称之为:( )

A.发酵性微生物区系 B.土著性微生物区系 C.清水型水生微生物 D.腐生性水生微生物

7. 酸菜腌制后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这是人们利用了微生物之间的( )。

A.捕食关系 B.寄生关系 C.非专一性拮抗关系 D.专一性拮抗关系

8. 弗来明发现青霉素是由于观察到在产黄青霉菌菌落周围不见有革兰阳性细菌生长,而再深

入研究创造奇迹的。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的微生物之间的。( )

A.寄生关系 B.捕食关系 C.专一性拮抗关系 D.非专一性拮抗关系 9. 红萍与蓝细菌之间不仅在营养上互生,且蓝细菌生存于红萍腹腔内,它们之间是一种:( )

A.互生关系 B.共生关系 C.寄生关系 D.竞争关系 10. 下列属于微生物学研究范围的是:( )

A.土壤质地 B.微生物在海洋中的分布 C.湖泊水文 D.地球化学

11. 空气并不是微生物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因为:( )

A.缺乏营养。 B.高pH。 C.夏季高温。 D.无固定场所。

12. 下列细菌种群可以选择作为土壤熟化度的指示微生物的是:( )

A.自生固氮菌。B.梭状芽孢杆菌。 C.硝化细菌。 D.硫酸盐还原细菌。 13. 微生物寄生于植物时一般易造成:( )

A.植物病害。 B.植物疯长。 C.植物正常。 D.植物营养缺乏。 14. 下列微生物不是原生动物捕食对象的是:( )

A.细菌。 B.放线菌孢子。 C.真菌菌丝体。 D.真菌孢子。

15. 生长于下列海水水域中的微生物应认为是极端环境微生物的是:( )

A.近海海水微生物。 B.远洋浅层海水微生物。 C.远洋深处海水微生物。 D.表面海水微生物。

16. 土壤的下列特性与其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无关的是:( )

A.pH值。 B.水分含量。 C.有机质含量。 D.比重。 17. 下列生物中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生物是:( )

A.蚯蚓。 B.原生动物。 C.细菌。 D.植物根系。

18. 在分解复杂大分子有机物时,往往是由多种微生物共同协同完成的,乙种微生物以甲种微

生物的代谢产物为食物,丙种微生物又以乙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食物,这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称为:( )

A.互生关系。 B.接力关系。 C.共生关系。 D.寄生关系。

19. 地衣中的藻类(或蓝细菌)为真菌提供碳源,能源和O2,而真菌则为藻类提供矿质营养,

CO2和水分,它们之间构成了:( )

A.互利共栖关系。 B.共生关系。 C.偏利共栖关系。 D.竞争关系。 20. 植物根系对根际微生物最大的影响是通过:( )

A.植物遮荫。 B.根系分泌各种有机物。

C.根系富集水分。 D.根系伸长过程中造成土壤通气。

21. 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不仅受土壤类型的影响,而且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

A.植物种类。 B.土壤其他生物。 C.种植时间。 D.播种方式。 22. 下列土壤微生物类群中被称为土壤生物先行者的是:( )

A.细菌。 B.放线菌。 C.真菌。 D.藻类。 23. 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不研究土壤中( )

A.微生物种类。 B.微生物数量。

C.微生物参与物质循环的代谢强度。 D.微生物对动物的致病性。 24. 多种微生物生存于营养丰富条件良好的同一环境时,会竞争:( )

A.营养物质。 B.水。 C.空气。 D.空间。

25. 植物根系因种类不同而分泌不同的物质,因而对于根际微生物具有:( )

A.生长促进作用。 B.种群选择作用。 C.生长抑制作用。 D.不显示影响。 26. 两种微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后,不能够:( )

A.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分工。 B.象一种生物一样繁衍。 C.由其它微生物任意代替其中的任何一种微生物。 D.组成一个结构统一的生物体。

27. 两种微生物之间形成共生关系具有下列特性的是:( )

A.形成一个特殊的共生体。 B.在生理代谢上各不相干。 C.其中一种微生物可以逐步杀害另一种微生物。 D.其他微生物可以任意代替其中的一种微生物。 28. 海水中的微生物具有的特点是:( )

A.嗜酸。 B.嗜碱。 C.嗜热。 D.嗜盐。 29. 微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具有:( )

A.随意性。 B.可代替性。 C.高度专一性。 D.适应性。

30. 纤维分解菌与自生固氮菌之间由于前者为后者提供碳源,后者为前者提供氮源而构成了:( )

A.偏利共栖关系。 B.互利共栖关系。 C.共生关系。 D.寄生关系。

31. 厌氧有机物降解中,产氢产乙酸菌对产甲烷细菌提供了生长和产甲烷基质,而产甲烷细菌则解除了抑制产氢产乙酸菌的高氢分压,使降解得以继续,构成了:( )

A.拮抗关系。 B.互利共栖关系。 C.共生关系。 D.偏利共栖关系。 32. 下列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最少的是:( )

A.近海海水。 B.河水。 C.湖水。 D.长期降雨的后期水。 33. 微生物寄生于高等植物具有:( )

A.随意性。 B.适应性。 C.专一性。

34. 甲种微生物较乙种微生物更喜高温生长,一旦环境温度有所提高,就会出现:( )

A.甲种微生物渐占优势。 B.乙种微生物渐占优势。

C.甲、乙两种微生物都受到抑制。 D.甲、乙两种微生物的比例维持均势原状。 35. 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指:( )

A.一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另一种微生物的抑制或毒害。

B.一种微生物与另一种微生物利用同一营养而造成一种微生物的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C.一种微生物进入另一种微生物体内并依赖于后者生存。 D.一种微生物捕获吞食消化另一种微生物。

36. 土壤淹水后有利于下列微生物的生长的是:( )

A.兼性厌氧细菌。 B.专性厌氧细菌。 C.好氧性细菌。 D.放线菌和霉菌。 37. 原生动物捕食细菌、酵母、放线菌和真菌孢子等可以:( )

A.促进微生物各类群之间的平衡。 B.原生动物的无节制繁殖。 C.杀死除原生动物外的其他所有微生物。 D.促进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8. 植物根际的微生物大大超过根外土壤中的数量,其中下列因素不是促进因素:( )

A.根系分泌物 B.根系造成的土壤通气状况改善 C.根系造成的土壤水分富集 D.根际温度

39. 根际微生物的下列活动对植物不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

A.分解有机物 B.转化矿物元素 C.产生生长剌激物 D.提供代谢过程所需的水分 40. 一般来说,下列微生物种群中属土壤真菌最多的种类是:( )

A.半知菌亚门 B.鞭毛菌亚门 C.担子菌亚门 D.子囊菌亚门 E.接合菌亚门 41. 要测定土壤中某特定的微生物生理类群必须使用:( )

A.高选择性培养基 B.普通培养基 C.低选择性培养基 D.土壤水

42. 粘细菌依靠其胞外酶溶解敏感细菌群,使敏感细菌群释放出营养物质供其生长繁殖,这种关系称为:( )

A.内寄生关系 B.外寄生关系 C.拮抗关系 D.捕食关系

43. 温和噬菌体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存可视为微生物之间的:( )

A.拮抗关系 B.共生关系 C.内寄生关系 D.外寄生关系 44. 下列微生物类群更能适应高温环境的是:( )

A.非光合型原核微生物 B.光合型原核微生物 C.结构简单的真核生物 D.结构复杂的真核生物

搜索更多关于: 微生物习题+参考答案(1) 的文档
微生物习题+参考答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i6d62460801k8300srs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