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随意性。 B.适应性。 C.专一性。
34. 甲种微生物较乙种微生物更喜高温生长,一旦环境温度有所提高,就会出现:( )
A.甲种微生物渐占优势。 B.乙种微生物渐占优势。
C.甲、乙两种微生物都受到抑制。 D.甲、乙两种微生物的比例维持均势原状。 35. 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指:( )
A.一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另一种微生物的抑制或毒害。
B.一种微生物与另一种微生物利用同一营养而造成一种微生物的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C.一种微生物进入另一种微生物体内并依赖于后者生存。 D.一种微生物捕获吞食消化另一种微生物。
36. 土壤淹水后有利于下列微生物的生长的是:( )
A.兼性厌氧细菌。 B.专性厌氧细菌。 C.好氧性细菌。 D.放线菌和霉菌。 37. 原生动物捕食细菌、酵母、放线菌和真菌孢子等可以:( )
A.促进微生物各类群之间的平衡。 B.原生动物的无节制繁殖。 C.杀死除原生动物外的其他所有微生物。 D.促进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8. 植物根际的微生物大大超过根外土壤中的数量,其中下列因素不是促进因素:( )
A.根系分泌物 B.根系造成的土壤通气状况改善 C.根系造成的土壤水分富集 D.根际温度
39. 根际微生物的下列活动对植物不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
A.分解有机物 B.转化矿物元素 C.产生生长剌激物 D.提供代谢过程所需的水分 40. 一般来说,下列微生物种群中属土壤真菌最多的种类是:( )
A.半知菌亚门 B.鞭毛菌亚门 C.担子菌亚门 D.子囊菌亚门 E.接合菌亚门 41. 要测定土壤中某特定的微生物生理类群必须使用:( )
A.高选择性培养基 B.普通培养基 C.低选择性培养基 D.土壤水
42. 粘细菌依靠其胞外酶溶解敏感细菌群,使敏感细菌群释放出营养物质供其生长繁殖,这种关系称为:( )
A.内寄生关系 B.外寄生关系 C.拮抗关系 D.捕食关系
43. 温和噬菌体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存可视为微生物之间的:( )
A.拮抗关系 B.共生关系 C.内寄生关系 D.外寄生关系 44. 下列微生物类群更能适应高温环境的是:( )
A.非光合型原核微生物 B.光合型原核微生物 C.结构简单的真核生物 D.结构复杂的真核生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