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数字高程模型期末考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8:23: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④ 重采样求取DEM格网的灰度值 ⑤ 对灰度值进行简单的光照模型处理 ⑥ 消隐、裁剪、反走样等处理 ⑦ 输出

14. 什么是误差、不确定性,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误差:观测数据与其真值之间的差异。从性质上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差。 系统误差:由数据采集设备引起, 一般表现为常数或函数特征, 数或遵循工艺流程将其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随机误差:由数据采集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其在表现上毫无规律可言。 随机误差。

粗差:操作过程中的粗心或不遵守规定引起的,实际上是一种错误。

不确定性:对真值的认知或肯定的程度,是更广泛意义上的误差,包含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粗差、可度量和不可度量误差、数据的不完整性、概念的模糊性等。 15. 地形描述性误差

在假定DEM高程采样误差为零的条件下,模拟地面与实际地面之差异,定义为 地形描述误差。栅格中点的高程与该栅格四个角点高程平均高程之差, 的地形描述误差。

DEM

DEM 一般指

可通过对采样数据施加改正

可以被定义为该栅格

16. DEM误差来源

① 地形表面特征:DEM精度随着地形破碎程度的大小而变化,并且他们之间的关系呈明显 的线性关联特征。 ② 数据源误差:野外测量、地形图数字化和摄影测量,各自对应不同数据误差。 ③ 采点设备误差:包括地形图手扶或扫描时数字化仪或扫描仪的误差

④ 人为误差:包括数字化对点误差、高程赋值误差、控制点转换误差、测标切地面误差、采 集输出时坐标转换和定向误差

⑤ 采样点密度和分布:采样点应该具有足够的密度并且避免数据贫乏区 ⑥ 内插方法:内插点的计算高程与实际量测高程之间总存在差值 ⑦ DEM数据结构:影响着 DEM对地形的表达

17. 坡向变率的提取方法,其中误差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坡向变率 是指在地表的坡向提取基础上,对坡向变化率值的二次提取,即坡向之坡度。 在坡向变率提取过程中,会在北坡上产生误差。

误差纠正方法:

① 用原始DEM数据的最大高程减去原始 DEM数据,得到与原来地形相反的 即反地形DEM数据。

② 基于反地形DEM数据求算坡向值; ③ 利用SOA方法求算反地形的坡向变率, 记为S0A1 ;

④ 将两次算的坡向变率根据以下公式即可得到经过误差校正的 18. 地面复杂度因子有哪些,在地学分析中各有什么意义 ① 地形起伏度:指定区域内最大高程与最小高程差。 比较适合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的地形指标

② 地表粗糙度:反映地表的起伏变化和侵蚀程度的指标, 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比。

在研究水土保持及环境监测上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③ 地表切割深度: 地面某点的邻域范围的平均高程与该邻域范围内的最小高程的差值。 研究水土流失及地表侵蚀发育状况时的重要参考指标。

④ 高程变异系数:反映分析区域内地表单元格网各顶点高程变化的指标, 的标准差与平均高程的比值。

19. 何为特征地形要素,在地形分析中具有什么作用

特征地形要素:指地形在地表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控制作用的点、 地形要素构成地表地形与起伏变化的基本框架

20. 山脊线、山谷线的提取方法,每种方法各有什么针对性 ① 基于数字化等高线数据的方法 ② 基于规则格网 DEM数据的方法

③ 基于Delaunay三角网和Voronoi数据的方法

21基于栅格DEM提取沟谷、水系的原理与技术路线,该方法主要优缺点 22. 空间数据分级基本原则与方法 分级原则:

① 科学性原则:分级指标的确定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

② 完整性原则:整个数据集中所有的数据都应被分在不同的级别中, 据集中的每一数据只能被分到某一级别中,不能同时分到两个或多个级别中。

没有遗漏,而且同一数 线或面状要素。特征 它以格网单元顶点

一般等译为地表单元的曲面面积与

SOA数据。

记为S0A2,由原始DEM数据求算出的坡向变率

DEM数据,

③ 适用性原则:应该根据研究或应用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级方法

④ 美观性原则:体现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使图面色彩平衡,特征明显,易于理解。 分级方法:

① 按使用分级方法的多少可分为但一份激发和复合分级法 ② 级差:等值分级法、不等值分级法

③ 确定极差的方法:自定义分激发、模式分级法

23. 何为空间自相关,地形分析中应用空间自相关的地学意义是什么

按照地理学第一定律,空间的事物总在不同程度上相互联系和制约, 的影响通常大于较远事物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空间自相关。 24. 地形统计分析

对描述地形特征的各种可量化的因子或参数进行相关、 发现各因子或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内在联系, 次探讨地形演化及其空间变异规律

回归、趋势面、聚类等统计分析,

从更深 层

而相近的事物之间

并选择恰当的因子或参数建立地学模型,

搜索更多关于: 数字高程模型期末考试题 的文档
数字高程模型期末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i9ju77e352nsft0iuth97tl37kv1k00ra1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