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有答案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 21:19: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战争,是历史的倒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考点】夏朝的灭亡;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分析】本题考查了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启示.

【解答】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战争,是推翻暴政统治属于历史的进步,不是倒退,据此可排除含④的ABD 三个选项. 故选C.

14.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B.国王迁都

C.爆发平民大起义 D.少数民族攻破都城

【考点】夏朝的灭亡;商朝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夏商西周灭亡的历史史实的识记.

【解答】夏桀建行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的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暴君商纣修筑豪华宫殿园林,施用炮烙酷刑,镇压人民;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为政贪婪腐败,重用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激起百姓怨愤,最终致使西周灭亡.都是因为暴政引起的. 故选A.

15.用齐鲁代表山东、燕赵代表河北,这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 ) A.纳贡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

【解答】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西周众多诸侯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分封制,燕赵、齐鲁这些政权名称都源自西周分封制时的诸侯国. 故选B.

16.如图是青铜神树,1986年8月出土,造型为一树状,上有神鸟。原树高384厘米,3簇树枝,每簇3枝,上有27个果实和9只鸟,可能是“九日居下枝”的意思。此文物出土于( )

A.河南殷墟 B.四川三星堆

C.陕西西安 D.浙江余姚

第9页(共17页)

【考点】青铜器.

【分析】本题考查三星堆文化.

【解答】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四川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故选B.

17.下列关于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处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位与牛马猪狗等同 B.有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土地 C.没有人身自由 D.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 【考点】夏商周时期奴隶的悲惨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夏商周奴隶的悲惨生活.

【解答】夏商周时期的奴隶生活悲惨,完全没有人身自由,商朝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贡品,奴隶主死后,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没有私有财产.故关于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处境的描述,错误的是有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土地. 故选B.

18.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适者生存 D.统一

【考点】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了春秋争霸的影响.

【解答】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统一. 故选D.

19.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即位的周恒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时期( ) A.周天子经常对诸侯王发号施令 B.周天子彻底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局面

C.诸侯王还要承担向周天子交纳贡赋的义务 D.周天子威望下降,已很难对诸侯王发号施令 【考点】春秋五霸.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五霸.

【解答】春秋时期中国的社会特征:周天子威望下降,经济上依附强大的诸侯国,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史料“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公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特征. 故选D.

20.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如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②处是( )

第10页(共17页)

A.齐国 B.燕国 C.楚国 D.秦国 【考点】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了战国七雄的方位.

【解答】据图片战国形势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巧记其具体方位的口诀为东南西北到中央;图中②处是齐国. 故选A.

21.商鞅变法后,秦国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途径是( )

A.努力种田织布 B.在战争中立功 C.努力开垦荒地 D.经商发财 【考点】商鞅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点.

【解答】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因此商鞅变法后,秦国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途径是在战争中立功. 故选B.

22.下面关于甲骨文(见图)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晚期。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考点】文字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朝的甲骨文的知识.

【解答】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说法均正确,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商朝.从发现的甲骨文看都是殷商时期的.西周有一种被称为金文的文字,就是刻在青铜器等金属上面的文字,并不是甲骨文;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晚期说法不正确.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C.

23.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及科技成就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11页(共17页)

A.战国时期,我国历法取得重大成就,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B.今天的农历,又称“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C.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望、闻、问、切诊断法一直为后世中医所沿用 D.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的这一时期的整套编钟最为著名 【考点】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医学(扁鹊).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及科技成就.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时期,我国就有了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就叫夏历.不是来源于商朝(殷朝),因而,今天的农历,又称“殷历”说法错误. 故选B.

24.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端午节与下列哪位人物的关系最密切(( )

A. B. C. D.

【考点】诗经和楚辞. 【分析】本题考查了屈原.

【解答】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今天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都是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对应图片为A. 故选A.

25.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兴趣盎然,一起讨论起班级各位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并与教材中各家的主张作了比较.下列有关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马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历史王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思品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解答】②数学马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这是兵家的思想主张,不是道家;③历史王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主张,不是墨家.①④说法正确. 故选B.

26.苏州的穹窿山地处姑苏西部,为苏州第一名山,素有“吴中之巅”之称。经考证,穹窿山正是当年孙武的隐居地,并在此完成了一部被誉为“天下第一兵书”的著作,那么这部书就是( )

第12页(共17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有答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ib0t84efq0fvqu4yw276b8ve00zl600v6l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