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届中考(浙教版)科学冲刺专项练习:实验探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3:09: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实验探究

1. 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 试管编号 pH 温度 淀粉酶 淀粉 试管I 8 80℃ 1mL 1mL 试管II 8 40℃ 1mL 1mL 试管III 7 40℃ 1mL 1mL (1)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该淀粉酶的活性较强的是在__________环境下。 (2)一个小时后,向三只试管中滴入碘液,其中呈蓝色的试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试分析试管I中淀粉的含量不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夏天高温,当汽车停在露天环境下暴晒几小时后,车内的高温有可能会引发汽车自燃,其中放在车内的矿泉水瓶就是一种危险因素、中央电视台《加油!向未来》栏目主持人为验证阳光下车内的矿泉水瓶对物体的灼烧情况,在新疆吐鲁番进行高温实验。他分别在三辆车中各放入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其他条件相同。阳光经过矿泉水瓶的汇聚后照在织物座椅、毛绒玩具和皮质钱包三种不同物体上,实验过程如下图。

相同的一段时间后,观察物体表面的变化情况并测试三种物体被照射后的温度,记录如下: 物体种类 织物座椅 毛绒玩具 皮质钱包 测试温度(℃) 150 100 110 灼烧程度 织物开始冒烟 绒毛变卷曲 皮革被灼烧出小孔 (1)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夏天放有矿泉水瓶的汽车可能会引发自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中的测试温度,有同学认为织物座椅一定比皮质钱包先发生灼烧现象。请你对该同学的说法作出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作出假设】假设1:只有CO; 假设2:只有CO2; 假设3:有CO和CO2。 【设计实验】根据相关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探究】

(1)观察到_______装置(填序号)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小科和小妍分别通过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证明假设2不成立。请将他们的实验现象填写完整: 小科:E中的氧化铜粉末变红色;小妍: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假设3成立。

【问题讨论】图中右端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已知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度的因素有温度和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绣绣为验证该结论,现将等质量的铁粉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组别设置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8 12 8 12 温度(℃) 32 50 20 32 (1)分析实验______(填组别)数据,可知温度对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2)测得实验数据如图甲所示。绣绣分析数据得出温度越高,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则反应越快。那么图甲中表示第4组实验数据的曲线是_______。(填字母)

(3)图乙为足量镁片与 20mL10%的稀盐酸反应,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反应后瓶内气压变化如图丙中图线Ⅰ所示,而其气压变化理论计算结果如图线Ⅱ所示,发现实验测得的实际值比理论值偏大,请分析可能的原因(至少答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图是纸做的“竹蜻蜓”,在空中释放时能下落。小明为探究影响竹蜻蜓下落快慢的因素,取翅身、翅尾长度不相同的竹蜻蜓,从4米高的平台静止释放,测出落地的时间,结果记录如下:

竹蜻蜓下落的时间 T1 T2 T3 T4 T5 组别 翅身长度 (厘米) 4 4 5 4 4 翅尾长度(厘米) 4 5 4 5 5 翅身负重 ① ② ③ ④

⑤ 0 0 0 一枚回形针 两枚回形针

(1)本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

(2)小明在竹蜻蜓的翅身增加回形针进行实验,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发现竹蜻蜒的下落随翅身长度和翅尾长度的增大而加快。若翅尾长度对竹蜻蜓下落快慢的影响大于翅身长度,则“T1、T2、T3”三者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6. 为了探究 NaOH 的化学性质,小明将饱和 CuSO4溶液逐滴滴加到过量的饱和NaOH溶液中,

发现在滴入1~6滴CuSO4溶液时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继续滴加3滴CuSO4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振荡后沉淀不消失,但沉淀很快变黑。小明认为,CuSO4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但实验中为何出现了异常现象。 于是小明查找资料:Cu(OH)2在室温下稳定,在70℃~80℃时可分解生成CuO。小明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表所示:

(1)根据小明的实验设计来分析,实验①基于的假设是少许 Cu(OH)2可溶于足量水中,但实验现象不支持假设;而实验②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且实验现象支持假设。

(2)根据实验可知饱和CuSO4溶液与饱和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CuSO4溶液与 NaOH 溶液得到稳定的 Cu(OH)2蓝色沉淀,你对实验改进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小明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玻璃管和水槽内加适量的水,测量液面到橡胶塞的距离为h1。 ③在燃烧匙里放足量红磷,塞紧塞子,测量两个橡胶塞间的距离为h3,调节水槽位置高低至两边水平液面相平。 ④接通电源,待红磷燃烧,断开电源。

⑤反应结束后,当温度恢复至室温,水不再进入玻璃管时,再次调节水槽位置高低至两边水平液面再次相平,测量此时液面到橡胶塞的距离为h2。

⑥重复实验,得出结论。

(1)实验步骤③⑤中,调节水槽位置高低至两边水平液面相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经过计算,小明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则h1、h2、h3应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 (3)如果步骤②中装入玻璃管中的水过少,将对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有何影响?请你判断并说 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兴趣小组要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影响。实验材料和器材:已采集的重金属污染液,水稻种子若干,培养皿4只,纱布若干,蒸馏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为28℃,光照适宜),尺子,试管和量筒等。建议实验过程中培养皿内保持约10毫升液体,适宜种子发芽和生长。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分析实验结果。 (一)实验设计:

步骤①(选择研究材料,排除影响因素)用蒸馏水将重金属污染液逐级稀释10、102、103倍获得3种不同浓度的污染液。挑选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分。 步骤②(设置对照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进行对照实验,排除影响实验的主要因素的干扰)(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④(观察因变量,实验数据的获取与处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过程分析:实验中选用籽粒饱满的种子,原因是(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某科技兴趣小组制作的“真空炮”模型如图甲所示。弹丸从管口射出的速度是否与弹丸的形状、

质量、透明塑料管的长度有关?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一根两端开口、内壁光滑、水平放置的透明塑料管左端管口处,放置一枚质量为20克的弹 丸(弹丸与透明塑料管形成封闭结构);管口两端各放置一块可自由开合的挡板。

②靠近右端管口连接一抽气机,抽气一段时间后,迅速将挡板1打开,弹丸便可冲开挡板2从 右端管口射出。

③在透明塑料管壁两侧安装了多套光电传感计时器,测出弹丸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的运动速度。

④保持弹丸形状相同、改变弹丸质量,使其质量分别为30克、40克、50克、60克、70克,重复步骤①②③。

⑤处理相关数据,得到“弹丸质量与其射出管口的速度”如图乙。 (1)本实验中抽气机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木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小明若要进一步研究“弹丸从管口射出的速度与透明塑料管长度的关系”,换用了多根长 度不同的透明塑料管,用同一个弹丸,抽出等量空气后,重复多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发现:长度小于3米的透明塑料管,弹丸在管中运动的速度总是逐渐增大;长度大于3米的透明塑料管,弹丸在管中运动的速度却先增大后减小。请你分析弹丸在长度大于3米的透明塑料管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国庆”假期,小周对“活泼金属与硫酸溶液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活泼金属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 b、可能与金属的形状有关; c、可能与金属的种类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周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均取20mL) 5% 5% 10% 10% 锌的形状 (均取1g) 锌粒 锌片 锌粒 锌片 氢气的体积(mL) (均收集3分钟) 15.6 25.9 32.7 40.9 (1)小周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氢气应从________管通入。(填e或f或g) (2)【收集证据】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与锌反应快慢的影响,可以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

【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你认为本实验设计存在哪些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 。

11.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氧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明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BaCl2溶液呈中性)

(1)小明根据甲图实验中的现象得出“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的结论。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实验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探究:另取上述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

12.在研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科学小组同学利用一个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来进行实验,如图A所示,向玻璃管内注水,发现注入的水越多,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越大。据此,甲同学认为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是随着水的重力的增加而增大。

(1)实验时,甲同学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大小。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观点有误。他选择与A容器底面积相等且下端蒙有同种橡皮膜的B容器,向两容器内注入质量相同的水,乙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了影响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影响因素是水的深度而不是水的重力,其得出结论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使探究得到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接下来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小明在学习了硫酸的性质后阅读资料得知,硫代硫酸钠(海波)也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黄色的

2019届中考(浙教版)科学冲刺专项练习:实验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ifs56lyb00mq5e7eayt5nd0e7n2rf017c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