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杨房沟水电站交通专用公路工程纤维喷射混凝土试验方案
一、 依据规范标准: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 2、《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3、《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GB/T21120-2007 4、《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T221-2010 二、 纤维喷射混凝土试验方案及测试内容 1、试验方案
在Ⅲ、Ⅳ围岩隧道采用罗拉纤维喷射混凝土作为初期支护,各等级围岩的纤维掺量见表1。
表1 各等级围岩罗拉纤维RL50掺量
围岩等级 Ⅲ Ⅳ 喷射混凝土厚度 120mm 100mm RL50掺量 2 kg/m3 3 kg/m3 2、测试内容 (1)原材料检测
表2 原材料检测项目
原材料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JGJ/T221-2010 纤维 当量直径、断裂强度、初始弹性模量 GB/T21120-2007 (2)掺罗拉纤维喷射混凝土工艺性试验。现场测试C25喷射混凝土不掺纤维、掺纤维试件抗压强度指标及纤维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的比对工艺试验。 3、罗拉纤维混凝土施工流程 (1)、罗拉纤维喷射混凝土施工
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先喷射4~6cm厚混凝土封
- 1 -
闭岩面,然后打设锚杆、清理初喷岩面、复喷至设计厚度。
施工方法如下:
a 罗拉纤维在拌和前与骨料同时加入进料斗,并按照表1所列纤维掺量准确称量后再进行纤维投放;搅拌时间控制在90s以上;所有喷射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应严格按照配合比,以保证喷射混凝土的质量。
b 混凝土在洞外拌和站集中拌合后,由运输车运至洞内,进行喷射施工。 c 由于喷射机入料口存在格栅,加料速度不宜过快,能保证喷射过程正常进行即可,必要时可采取人工方式(如拨、敲击)辅助下料。
d 速凝剂的添加应及时准确,并根据现场喷射混凝土回弹、与围岩黏附情况由操作工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对掺量作出合理调整。
e喷射施工结束时,先停止速凝剂以及混凝土供料,待喷嘴残留的少量混凝土和速凝剂完全吹净后,再停风。 (2)、喷射前准备
a喷射前对受喷岩面采用高压水冲洗或高压风吹受喷岩面,清除干净岩面浮尘、岩屑,以提高喷射混凝土的附着力。
b设置埋设钢筋头做标志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作为施工控制用。 c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湿喷机就位,并试运转。 (3)、喷射作业
a喷射混凝土作业采用分段、分片、分层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大于6m。喷射时先将低洼处大致喷平,再自下而上顺序分层、往复喷射。
b喷射混凝土分段施工时,上次喷混凝土预留斜面,斜面宽度为200~300mm,斜面上需用压力水冲洗润湿后再行喷射混凝土。
c分片喷射要自下而上进行并先喷钢架与壁面间混凝土,再喷两钢架之间混凝土。边墙喷混凝土应从墙脚开始向上喷射,使回弹不致裹入最后喷层。
d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以后再进行喷射时,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初喷边墙混凝土厚度控制在5~7cm,拱部控制在4~6cm,并保持喷层厚度均匀。
e喷射速度要适当,以利于混凝土的压实,工作风压控制在0.4~0.5MPa。 f喷射时使喷嘴与受喷面间保持适当距离,喷射角度尽可能接近90°,以使获得最大压实和最小回弹。喷嘴与受喷面间距控制在1.5~2.0m;喷嘴应连
- 2 -
续、缓慢作横向环行移动,一圈压半圈,喷射手所画的环形圈,横向40~60cm,高15~20cm。 (4)、养护
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采用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7d,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洒水养护。
检查开挖断面尺寸,清除浮 碴,清理受喷面
初喷混凝土 喷射混合料运输 喷射混合料拌合(加纤维) 施工机具就位 养 护 施作锚杆 清除初喷面粉尘 复喷至设计厚度
图1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
- 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