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9:47: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 【分析】 【详解】

审题: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该作文为材料作文,这段材料为学生在选材立意方面提供了思路,这种题目人人都有话可说,但不一定都说得合情入理。写好这篇作文,是在读懂材料之后,关键是紧紧把握住“选择”这一关键词语写作文,范围不要超出这个要求。题干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这其实为我们指明了思路,我们可以写一次自己的决定命运的选择。我们可以写关于自己的一件事,也可以写别人的一件事,“别人”可以是当带的名人,比如:邓稼先为了国家和民族,选择放弃美国优越的物质生活,在中国的西部戈壁滩隐姓埋名工作几十年;也可以写历史上一位名人的一件事,比如:文天祥面对元朝劝降者的高官厚禄,毅然决然的选择以死殉国。第二种思路可能更容易得高分。本文适合写记叙文,写议论文亦可,但一定围绕中心“选择”来写,不要跑题。 参考立意:

(1)人生是个选择题 (2)艰难的选择 (3)人生的抉择 (4)取与舍 可用素材:

(1)在新中国刚刚建成的时候,钱学森同志开始争取回归祖国,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物质生活,选择为祖国服务,他成为了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

(2)周恩来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日理万机为国事操劳,最著名的要是中美建交了,有记者问总理为什么使用美国生产的派克钢笔,总理答:因为这是战友从战场上缴获的。总理膝下无子,死后不留骨灰不设坟墓,没有留一丝钱财。

(3)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人挖土时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整整四年,不惜牺牲,做了几百次实验。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以惊人的毅力和忘我的崇高精神,发明了炸药。

(4)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答案第15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结构:本文题目是《选择》,作者和大家讨论了一个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选择和放弃。从一个孩子的角度,通过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娓娓道来自己的感受,选取的角度小使得说理通俗易通,文章也没有因为是讲道理而显得枯燥。文章主要使用的是语言描写,使文章更生动形象。结尾收束的很好,明确点题,再次点明主旨,阐明自己的观点。 【点睛】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答案第16页,总16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ihwq3pxqa0wacw0f2p46m3qp9xkwe00yqy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