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9 14:53: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vt竖直上抛?h=

2g2=0.45 m 所以摸高H=h0+h=2.59 m

S A B O t 求解,这是比较麻烦的.如简化.如图3-2所示,显SA=SB.由图3-2可直接看

2

8.解析:如按通常情况,可依据题意用运动学知识列方程换换思路,依据s=V0t-gt/2作s-t图象,则可使解题过程大大然,两条图线的相交点表示A、B相遇时刻,纵坐标对应位移出Δt满足关系式

2V04V??t?0ggΔt 4V0/g 6V0/g 2V0/g 图3-2

时, B可在空中相遇.

9. 解析:(1)这段时间人重心下降高度为10 m ,空中动作时间t=

2hg,代入数据得t=

2 s=1.4 s

(2)该运动离开跳台后重心升高:(1-0.8)m=0.2m,设离开跳台的速度为

v0,由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得:

v0?2gh?2?10?0.2m/s?2m/s

10.答案:(1)10m/s;(2)40m/s.点拨:(1)将运动员在空中近似看作竖直上抛运动,从图中可看出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2?t?2s,所以H?gt2?g(1212?t2)?5m故运动员离开蹦床时的初速度为v?2gH?10m/s.(2)2Fm?mg?mam,Fm?2500N,am?40m/s2.

第四课时 直线运动的图像

一、 考纲解读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v-t图象,并会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二、考点归纳 速度—时间图像

1、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速度v,横轴表示时间t,画出的图像就是速度—时间图像 2、基本特征:v-t图象反映了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对v-t图象的理解:

⑴根据速度的正负判断运动方向,速度为正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速 度为负,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

⑵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在v-t图象中,若速度图线平行于时间轴,表 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和时间轴重合的直线表示静止,倾斜直线表示做 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1.如图1所示是a、b、c、d四个物体的x-t图象,则:

(1)四个物体运动的起始坐标分别为:xa=______,xb=______, xc=______,xd=________.

(2)四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为: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3)四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分别为:

va=________,vb=______,vc=______,vd=________.

(4)图线a与c交点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是a、b、c、d四个物体的v-t图象,则:

(1)它们的初速度分别为

va=______,vb=______,vc=______,vd=________.

图1

17

(2)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

aa=________,ab=______,ac=________,ad= ________.

(3)图线a、c交点的意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1.对x-t图象的理解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______随________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 2.对v-t图象的理解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______随________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________. (3)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①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________________.

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______;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______.

思考:x-t图线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吗?能否画曲线运动的x-t、v-t图象? 二、追及与相遇问题 [基础导引]

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出发,甲做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二者相距最远时

乙的速度为______,追上甲时乙的速度为______.

2.甲、乙相距s0,当甲开始以速度v0匀速追赶前方的乙时,乙以加速度a由静止开始运动,若甲刚好追上乙,则s0=________. 3.甲、乙相距s0,甲做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乙在甲后做初速度为2v0、加速度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若乙刚好追上甲,则

s0=________. [知识梳理]

1.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概述

当两个物体在______________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________会不断发生变化,两物体间距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这时就会涉及追及、相遇和避免碰撞等问题. 2.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________,后者的速度一定不________前者的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的速度________时,两者相距________.

思考:追及问题中,“刚好能追上”、“刚好追不上”以及两物体间有最大距离或最小

距离的条件是什么?

图2

考点一 图象的分析与运用 考点解读

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t图象和v-t图象,运用运动学图象解题可总结为六看:一看“轴”,二看“线”,三看“斜率”,四看“面

18

积”,五看“截距”,六看“特殊点”.

1.一看“轴”:先要看清两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即图象是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二看“线”:图象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在v-t图象和x-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分别表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

的运动情况,.

3.三看“斜率”:x-t图象中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v-t图象中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4.四看“面积”:即图线和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也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这要看两物理量的乘积有无意义.例如v和t的乘积vt=x

有意义,所以v-t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x-t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无意义. 5.五看“截距”:截距一般表示物理过程的初始情况,例如t=0时的位移或速度.

6.六看“特殊点”:例如交点、拐点(转折点)等.例如x-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质点相遇,但v-t图象的交点只表示速度相等. 典例剖析

例1 如图3所示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图3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t1时刻v1>v2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物体和4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图线2和图线4中,t2、t4时刻都表示物体反向运动 例2 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某伞 兵从静止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在t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3t0

时刻以速度v2着地.伞兵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4 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在0~t0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t0~3t0时间内加速度减小 B.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

v1+v2

C.在t0~3t0的时间内,平均速度v> 2

D.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跟踪训练1 质量为2 kg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4

图5

A.质点的初速度为5 m/s

B.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C.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 D.2 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 m/s

跟踪训练2 滑雪运动员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定高度的平台水平飞出,运动过程中运动员视为质点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定性描述运

动员运动过程中的水平距离x、竖直位移y、水平分速度vx、竖直分速度vy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中正确的是 ( )

19

考点二 运动中的追及与相遇问题 考点解读

讨论追及、相遇问题的实质,就是分析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 1.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

(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 (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追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A=vB时,xA+x0xB,则不能追上. 3.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典例剖析

例3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v0=6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问:

(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 (2)当汽车与自行车距离最近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思维突破

1.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2.求解追及和相遇问题常用的方法:

(1)图象法:x-t图象中两物体的位移图象相交、v-t图象中所围面积相等都说明两物体相遇.

(2)数学分析法:设在t时刻两物体能相遇,然后根据几何关系列出关于t的方程F(t)=0,若其方程无正实数解,则两物体不可能相遇,如有正实数解,则两物体可能相遇.

(3)相对运动法:选择合适参考系,列出相应方程求解. 跟踪训练3 如图6所示, 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

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A、B间的距离为85 m,现

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 m/s2,甲车运动6.0 s时,乙车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0 m/s2,图6 求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

1.直线追及模型

例4 一列客车以速度v1前进,司机发现前面在同一轨道上有列货车正在以v2匀速前进,且v2

建模感悟 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后面物体的速度只要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将会越来越小,就有相撞的危险,若后面的物体减速,或前面的物体加速,就有避免相撞的可能性,此题属于后面的客车减速,前面的货车匀速运动的情况,若两车不致相撞,这就要求做减速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尽快地减小,当客车的速度减小到与货车速度相同时,两车相对静止,若客车速度继续减小,两车距离会越来越大.问题的关键是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处于相撞的临界状态.要两车不相撞的条件是,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的位移之差Δx必须满足Δx≤x0.

20

搜索更多关于: 2013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 的文档
2013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iiqq1tc9344s0w0dxyj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