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随州市主城区环境卫生设施布点规划说明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9:44: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随州市主城区环境卫生设施布点规划

说明书

随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1.08

1

1.规划总则

1.1规划目标

一个总目标:创建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个分目标:建立国内领先的环保型固体废物收集与处理系统;设置数量和布局均能满足城市发展整体需求的各类环卫设施;保障近、远期环卫设施用地需求,控制远景环卫发展备用地。

1.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西至明珠路,东至波导路,南至神农大道,北至编钟大道,总面积为1708公倾。

1.3规划期限

本次随州市主城区环境卫生设施布点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

1.4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1989.12.26 2、《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01号) 3、《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建城[1997]21号)

4、《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CJ/T106-1999) 5、《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6、《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 7、《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91)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10、《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1.5规划原则

1、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贯彻城市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保证城市环卫行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2、依法规划的原则:各类环卫设施的建设、运行与管理都应当以国家有关法

2

律、法规为指导,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标准,将环卫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3、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近远结合、适度超前。充分发挥现有环卫设施的效益。

4、适合当地实际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立足城区、兼顾周边。推进环卫设施的规模化(区域化)建设、多元化投资。

5、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技术政策应体现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力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1.6规划目标

通过本次规划的实施,达到防治城市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水平,规划垃圾清运率达到100%;垃圾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40%以上;垃圾容器化收集率达100%;垃圾收集运输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力争达到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的发展目标。

2.城市环卫现状

2.1环卫机构设置、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

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为正科级单位,隶属于市城管执法局管理,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下设八所一队一场一公司,现有环卫专业队伍人数为805人,其中在职员工633人,负责管理主城区的环境卫生工作。

2.2道路清扫现状

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现有清扫保洁工270人,承担主城区10条主要街道及各消防道的清扫保洁工作,2006年应清扫面积为180万平方米,实际清扫170万平方米,清扫率为97.85%,人均清扫面积为6667平方米,采用“一清扫、全天保洁”作业方式,主要为人工清扫。

2.3垃圾产生现状

2009年,城区垃圾清运总量为105.9万吨,日均清运量约300吨。主要来源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商业、饮食业产生的商业垃圾;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产生的办公垃圾、街道、庭院清扫的垃圾等。

3

2.4垃圾成分

根据对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的抽样调查,居民生活垃圾成份的构成见表:

随州市五眼桥收集点垃圾成份构成(湿重%) 有 机 物 垃圾成分 厨渣 纸张 果皮 塑料 毛骨 橡皮 0.05 可堆肥 成 份 19.13 纺纤 0.05 可回收成 份 7.18 草木 合计 0.77 25.82 容 重 (kg/m3) 491.89 百分组成 12.09 1.32 2.42 6.59 2.53 无 机 物 垃圾成分 煤灰 玻璃 金属 砖石 合计 百分组成 64.89 0.22 0.27 8.80 74.18 随州市双龙寺居委会垃圾成份构成(湿重%) 有 机 物 垃圾成分 百分组成 垃圾成分 百分组成 厨渣 16.67 纸张 果皮 塑料 毛骨 1.67 1.67 7.50 3.33 橡皮 0.00 可堆肥 成 份 24.17 纺纤 1.17 草木 合计 0.83 32.83 无 机 物 煤灰 58.00 玻璃 金属 砖石 合计 7.48 0.83 0.50 67.17 可回收 容 重 成 份 (Kg/m3) 17.34 324.32 通过抽样调查发现,目前随州市的垃圾仍以无机物为主,因此扩建工程建议采用类似双龙寺居委会的垃圾有机成份更高的垃圾;五眼桥转运站的垃圾不宜用于堆肥。

2.5垃圾收运现状

目前我市有垃圾收集点95处,垃圾转运站1处,位于新火车站,规划范围内无垃圾转运站,目前是将垃圾收集点作为转运站使用。

城区垃圾的主要清运方式为二次转运,即由居民、单位将垃圾送至垃圾收集站、点,然后由环卫部门将垃圾转运到垃圾处理场处理。

2.6垃圾处理现状

随州市目前在市烟墩包建有一座垃圾处理场,占地97.5亩,工程总投资5222.12万元,日处理垃圾420吨,采用高温堆肥与卫生填埋方式。但随着城区垃圾产量不断地递增,现有垃圾处理场已日趋饱和,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4

2.7城区公厕分布现状

城区环卫部门管理水冲式公厕40座,其中规划范围由公厕33座。

2.8垃圾减量化状态

近几年来,随着天燃气和净菜市场的不断推广,城市生活垃圾中煤灰和果皮的比重有所下降,但随着旧城改造,新城扩建的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垃圾比重不断增高。

3.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评估

3.1主要问题

1、垃圾的清运没有覆盖整个城市建成区。

2、垃圾转运站严重不足。我市垃圾点的设置、建筑与有关技术标准差距较大,未达到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要求。现状垃圾收集点的垃圾容器绝大部分占用非机动车道;垃圾暴露、乱溢现象严重,污染环境;同时布点不均匀,运输成本较高。

3、垃圾清运车辆有时没有覆盖或覆盖不严,运输过程中时有漏撒现象,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4、垃圾清运车辆不足。其中有按规定报废的超期服役的车辆,不利于垃圾及时清运。

5、垃圾处理场处理能力和处理水平已不能满足现状。无害化处理达不到部颁标准,期污水不能及时处理,将直接对农田造成影响。

6、机械化作业水平低下,工作条件差。垃圾收集基本上为人力板车,道路清运亦全部是人工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

3.2现状评估

综合上述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与环卫设施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来进行分析,综合评估随州市环境卫生现状,供给仅为需求水平的60%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为了解决现状的供需矛盾,必须加大环境投资,新建或扩建环卫基础设施,并将环卫设施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

5

4.环卫公共设施规划

4.1公共厕所规划

4.1.1公共厕所设置标准

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城区按用地类别的不同,公共厕所原则上设置标准如下:

公共厕所设置标准 城市用地类型 座/Km2 设置间距(M) 3-5 4-11 1-2 500-800 300-500 800-1000 建筑面积独立式公厕用(M2/座) 地面积 (M2/座) 30-60 50-120 30 60-100 80-170 60 公厕规划控制用地面积 (M2/座) 220 260 190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工业仓储用地 4.1.2 公共厕所数量

根据设置标准,规划范围内需118处公共厕所,现状已有33座,需新建规划85座公厕。

4.1.3 公共厕所设置要求

1、设置在人流较多的道路沿线、大型公共建筑及公共活动场所附近。 2、独立式公共厕所与相邻建筑物间宜设置不小于3m宽绿化隔离带。

3、附属式公共厕所应不影响主题建筑的功能,并设置直接 通至室外的单独出入口。

4、公共厕所宜与其他环境卫生设施合建。

5、在满足环境及景观要求条件下,城市绿地内可以设置公共厕所。

4.2 垃圾容器和垃圾容器间(垃圾收集点)的设置标准

1、垃圾容器是指储存垃圾的垃圾箱(桶);垃圾容器间是指存放垃圾容器的构筑物。

2、垃圾容器间按收集半径七十米左右设置一个,每平方公里设置六十五个左右;新建住宅区每四幢房屋设置一个。

3、垃圾容器间应做到防雨、地坪平整、易清洗,并有通向下水道的排水沟。 4、垃圾容器不得设置在主要交通道路及其人行道上;其它道路需要设置时,

6

应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

4.3 废物箱、果壳箱的设置标准

根据道路等级不同,废物箱的设置标准如下: 商业、金融街道:50-100米;

主干路、次干路、快速路:100-200米; 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200-400米。

5.环卫工程设施规划

5.1 垃圾转运站

根据《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到2020年随州城市人口为58万人,规划范围内总人口为35.5万人。

本次采用人均指标法来预测未来垃圾量,人均日垃圾量按1.1公斤/人计算,到2020年规划范围内日产生活垃圾将达到395吨。

生活垃圾转运站设置标准

转运量(t/d) 用地面积(㎡) 与相邻建筑间距(m) 绿化隔离带宽度(m) >450 150~450 50~150 <50 >8000 2500~10000 800~3000 200~1000 >30 ≥15 ≥10 ≥8 ≥15 ≥8 ≥5 ≥3 注:1、表内用的面积不包括垃圾分类和堆放作业用地。 2、用地面积中包含沿周边设置的绿化隔离带用地。 3、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垃圾准运量可按附录B公式计算。 4、当选用的用地指标为两个档次的重合部分时,可采用下档次的绿化隔离带指标。 5、二次转运站宜偏上限选取用地指标。 本次规划小型转运站按服务半径800-1000米布置,每座用地面积不小于200

平方米。本次在规划范围内新建7处小型垃圾转运站。

5.2 生活垃圾处理场

生活垃圾处理场是生活垃圾的最终受纳地,是重要的环境卫生工程设施。

随州市目前在市烟墩包建有一座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420吨,采用高温堆肥

7

与卫生填埋方式。规划在城南新区新建一处垃圾处理厂,占地29.6公倾,日处理能力为600吨,总投资1.5亿元,采取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相结合的处理方式。

6.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本规划应纳入随州市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环卫设施应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验收和统一管理的“五统一”原则。环卫设施还应该坚持与主体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和同步建设使用的“三同步”原则。

2、建立多元投资体制中,开辟资金渠道,保证环卫建设资金的落实,要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促进环卫行业可持续发展。

3、稳定管理机构,完成环卫法规,建立、健全执法队伍,加强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宣传教育手段和技术手段管理的综合性措施。

4、在城市的详细规划中,要严格按规划安排各项环卫设施用地。

8

随州市主城区环境卫生设施布点规划说明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il3w2y2mo2v3bu3zrg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