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章末检测试卷(二)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 ?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 )
①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 .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 .荒漠化正向
东、向北推进
C. 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内蒙古高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交界 处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垦。第
2题,图中荒漠化推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因
此与冬季西北风有关。封沙育草是针对绿洲边缘地带的荒漠化所采取的生物工程措施,绿洲 内部应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地之一。读表及图,完成 3?4题。年份 石羊河年均径流量(108ni) 流入民勤年均径流量(10 8m) 1957 13.31 4.64 2000 13.03 0.98
1
3 ?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 )
A. 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 .导致上述时期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 )
A. 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 B. 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 C. 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 D. 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石羊河为一条内流河, 其河流补给主要是来自祁连山的冰川融水,
故水源最充沛的季节应在夏季。第
4题,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石羊河年均径流量从
年到2000年并无明显变化,因此导致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原因应主要是流域内用水量增加。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
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
5?6题。
1生卷裂春 ?好洲区
5.“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
A. 自然植被改善 B. 风力侵蚀减弱 C.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1957
6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 5.C
6.D
解析 第5题,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 裂谷”。根据图例读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 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C对。根据材料判断自然植被会恶化, A错。该地位于干旱区,
生态环境退化,风力侵蚀会增强, B错。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 D错。第6题,“生态 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D对。森林消耗
B
A错。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C错。
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
下图示意“我国 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 7?9题。
P湖泊 当冰川 ?常年河 ?时令河
0 S5km
7 .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 A.
C.丙
8.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C.坡度
D. 丁
甲 B.乙
( )
B.水分 D.温度
9 .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 C.丙地区荒漠化 答案 7.D
8.B
9.C
B.乙地区沙化 D. 丁地区植被改善
( )
解析 第7题,据等高线的分布可知丁地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容易积水,且本区气候 干旱(时令河),夏季蒸发旺盛,最容易出现盐渍化现象。第
8题,从材料中所给的纬度及图
例(时令河)等可以推出本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因此水分条件是限制本
3
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第 9题,本区的河流为内流河,河流径流量小,在中上游地区大量
引水灌溉必然导致下游水量减少,植被减少,从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甲地位于乙地上游,乙 地的引水灌溉对其没有影响,故
A错;乙地引水灌溉可能出现盐碱化现象,故
B错;丙、丁
地位于河流下游地段,水量减少,植被减少并退化,产生荒漠化,故
结合下图,完成10?11题。
C正确、D错误。
□沙漠化严啦地区tr 目水上流失严重地区. □次生盐浦化严重地区
10.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A.①② C.③④ 11.
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B. 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 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D. 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答案 10.B
11.B
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
)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B.②④ D.②③
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 )
解析第10题,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在水土流失成因上有共同之处: 植被的破坏、降水集中
北方春旱严重, 出现盐渍化现象。
且强度大。第11题,土壤次生盐渍化多与气候及不合理的耕地灌溉方式有关。 蒸发旺盛,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
读“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
乙)”,完成12?13题。
导致土壤中的盐分集聚于地表,
(图甲)”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图
4
■祥气, 小水电 匚I苴他
口燃料 ■词料 ■肥料 口 JL艺端织 圜白然腐烂 □試-他
13%
图乙
12.
的严重生态问题是
该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
( )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