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网上阅卷第二次适应性检测化学试卷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Cl-35.5
Fe-56 Ca-40 Cu-64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活性炭 B.天然气 C.冰红茶 D.葡萄糖
2.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延展性 B.可燃性 C.挥发性 D.溶解性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生石灰— Ca(OH)2 B.二硫化碳— S2C
+2
C.2个氮分子—2N2 D.锰离子—Mn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净化环境 B.食品防腐,甲醛浸泡 C.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D.深埋电池,消除污染 5.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选项 归类 内容 A 清洁能源 氢能、潮汐能、太阳能 B 常见合金 青铜、玻璃钢、不锈钢 C 营养物质 油脂、维生素、蛋白质 D 环境问题 酸雨、生活垃圾、PM2.5超标 6. 实验室用CuO与稀H2SO4制备CuSO4·5H2O固体,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浓硫酸
药匙
水 甲 乙 丙 丁
A.甲:加粉末 B.乙:稀释 C.丙:蒸发 D.丁:过滤 7.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分CaCl2溶液和蒸馏水 B.用灼烧法区别蚕丝和羊毛 C.用石蕊试纸测某溶液的酸碱度 D.用10mL量筒量取5.62mL水
8.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HClO、Cl2、NaClO4 A.溶液的pH: 肥皂水、食醋、糖水 B.氯元素化合价: 由小到大 由低到高 CaCO3 Ca(OH)2 CaCl2 CuO CuS Cu2O C.物质的溶解性: D.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由弱到强
由低到高
9.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检验其纯度
C.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 D.向加碘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变蓝
10.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2O、催化剂 转化① + 催化剂 转化②
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甲 乙 丙 丁
A.转化①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B.一定浓度的丁溶液可作消毒剂 C.转化②属于化合反应 D.转化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无变化 11.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除去碳酸钙中的氧化钙:CaO+H2O Ca(OH)2 B.酸雨形成原因:CO2 + H2O H2CO3
C.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4HCl 2FeCl2 +2H2O
D.小苏打可治疗胃酸过多:NaHCO3 + HCl NaCl + CO2↑+ H2O
12.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
B.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厂净水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火箭燃料 D.消石灰具有碱性,可改良酸性土壤 13.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NaHCO3、NH4HCO3固体 鉴别 取样,充分灼烧,观察现象 B NaOH在空气中是否变质 检验 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FeSO4溶液(CuSO4) 除杂 加过量Al粉、过滤 D KCl、K2CO3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14.下列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O、点燃 SO2 A.H 2 2H2O H2SO4
CO2 AgNO3
B.CaCl 2 Ca(NO3)2 CaCO3
C.Cu O 2、稀H2SO4、△ 稀HNO3 CuSO4 BaCl2 CuCl2
D.Na 2CO3 Ca(OH)2
NaOH 稀HNO3 KOH NaNO3
15.已知:在650℃时,CuSO4分解为CuO与气体,在1400℃时,CuO受热发生如下分解反应:
4CuO 2Cu2O+O2↑.现将16gCuSO4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为7.6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产生的气体中,硫、氧的质量比为8∶26 C.剩余固体中含6.4g铜元素 D.剩余固体用足量CO还原,可产生CO23.3g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
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二个正确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其原理相同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某物质与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该物质一定不是氮肥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低 17.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 c 解 b ? ? 度a ? ? d /g
乙 甲
高温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60.2 S/g Na2SO4 9.6 20.2 40.8 48.4 47.5 47.0 A.t3℃应介于40℃~50℃
B.将t3℃时Na2SO4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点将沿曲线由c→b→a运动 C.甲、乙饱和溶液从t2升温到t3,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
D.将d点甲、乙溶液移至c点,可采用的方法只有加入溶质甲、乙,且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18.烧杯中含有CaCl2和NaOH的废液50.0g,向其中先后滴加10% HCl溶液和26.5% Na2CO3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的PH=7 B.bc段产生沉淀
C.到b点共加入Na2CO3溶液20.0g,则原废液中
NaOH的质量分数为16.0% 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D.检验d点溶液中的溶质,可先加过量稀HNO3, 19.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2SO4、KOH、CuSO4、MgCl2
B.NaNO3、AgNO3、KCl、CaCl2
C.Na2CO3、稀HNO3、BaCl2、KNO3 D.FeCl3、NaOH、稀HCl、NaCl
20.碱式硫酸铝[(1-x)Al2(SO4)3?xAl2O3]溶液能有效脱硫.用粉煤灰(主要含Al2O3、SiO2等)
资料:770℃时,Al2(SO4)3受热分解为Al2O3、SO3和SO2 A.烟气脱硫形成的溶液可循环利用
B.碱式硫酸铝中,能吸收SO2的是Al2(SO4)3 C.流程中热分解放出的SO2量大于吸收SO2量 D.Al2(SO3)3不稳定,易被氧化为Al2(SO4)3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 21.(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锌元素 ▲ ; (2)空气中供人呼吸的气体 ▲ ; (3)2个钾离子 ▲ ;
(4)人体中 ▲ 元素吸收过多容易引起白内障. 22.(6分)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字母序号):
制碱式硫酸铝溶液并进行烟气脱硫的流程如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 B.硝酸铵 C.硝酸钾 D.武德合金 E.纯碱 F.蛋白质 G.食盐 H.维生素
(1)可用作保险丝 ▲ ; (2)可作复合肥料 ▲ ; (3)生活中作调味品的是 ▲ ; (4)蔬菜、水果中富含 ▲ ;
(5)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 (6)工业上“三酸两碱”的碱是 ▲ . 23.(2分)酸雨的危害很大,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1)酸雨是指pH小于 ▲ 的降水; (2)写出酸雨的一种危害: ▲ . 24.(4分)将CuSO4和Na2SO4的固体混合物进行分离主要流程如下:
水 过量试剂A 溶液1 操作1 溶液2 固 体 适量稀硫酸 操作2 固体混合物 Na2SO4 溶液3 操作3 CuSO4
(1)加试剂A的目的是将CuSO4转化为沉淀.试剂A可以选择 ▲ 溶液(填序号). a.BaCl2 b.NaOH c.Ca(OH)2 (2)操作1所用玻璃仪器有 ▲ 、玻璃棒、烧杯.
(3)控制溶液2中所加稀硫酸为适量的方法是 ▲ (填序号).
a.溶液2中预先滴入石蕊 b.加入稀硫酸时用传感器测溶液pH
(4)确认固体被洗净的操作是:向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中滴入 ▲ 溶液,无现象. 25.(2分)水可以用ClO2消毒.ClO2用HClO3与双氧水制得,同时得到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
体.
(1)H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 (2)制取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6.(10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② a b
A B C D E F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 .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用A、E装置制取O2时,为防止高锰酸
钾进入导管,采取的措施是 ▲ .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H2的化学方程式为 ▲ , B装置的优点有 ▲ .用F
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 ▲ (选填“a”或“b”)端通入. (4)有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
水未变浑浊,于是作如下分析:
①实验室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饱和 NaOH ②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 .
NaHCO3 溶液
③可选择右图装置 ▲ 除去该杂质气体. Ⅰ Ⅱ
多孔隔板 ① 洗涤、加适量稀硫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