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学习参考资料
国内外有效教学的基本论述
有效教学的含义和理念.....................................................................................................................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 (一)什么是“有效”,什么是“教学” ............................................................................................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三)教学有效性的三重意蕴 ......................................................................................................... (四)什么是课堂教学效率............................................................................................................. 二、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 三、有效教学的主要理念.................................................................................................................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包含哪些内容 ............................................................................................. (二)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体现效率意识 ............................................................................. (三)有效教师的品质..................................................................................................................... 有效教学的过程和策略..................................................................................................................... 一、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是有效的? ................................................................................................. 二、有效教学的策略有哪些............................................................................................................. 三、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的有效性 ................................................................................................. 四、有效教学过程 ............................................................................................................................ (一)教学准备策略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四要素” ..................................................................... (二)有效教学不是教学准备的计划贯彻 ..................................................................................... (三)教学实施策略和课堂教学行为 ............................................................................................. (四)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及辅助行为 ......................................................................... (五)有效“备课”的三个要素 ..................................................................................................... (六)有效“指导”: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倾听 ............................................................... (七)有效的课堂管理..................................................................................................................... 有效教学的评价 ................................................................................................................................ 一、有效教学的标准 ........................................................................................................................ 二、教学评价策略的理念和技术 ..................................................................................................... 有效教学的资源 ................................................................................................................................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的资源............................................................................................................. 二、“教材”的再度开发................................................................................................................... 三、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 四、反思教学: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 ......................................................................................... 国内外有效教学的基本论述
有效教学的含义和理念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一)什么是“有效”,什么是“教学”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有效教学”这一概念首先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甚至可能是无效的,负效的。何种教学就可称为“有效教学”,也就是说,满足何种条件或具备哪些特征就可算作“有效教学”?基于自主学习的观念,有效教学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有效教学的特征:
2 / 24
1、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 3、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 4、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 5、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 6、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肖川《有效教学的策略》
(三)教学有效性的三重意蕴
有效的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践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具体说,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2.有效率:教学活动本身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沿用经济学概念,可将教学效率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说,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
――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载《教育理论与实践》)
(四)什么是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理清评价课堂教学效率的指标,必须全面地考察构成“效率”的因素及其关系,给课堂教学效率下个比较科学的定义。
在经济学上,效率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可以直接用货币单位量化的,直接的与间接的,同时并存,因此在研究课堂教学效率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投入方面,既要考虑时间的投入(不包括额外的负担),又要考虑师生是否全身心投入;2.产出方面,首先要考虑学生全面素质而不能仅仅考虑知识技能;其次要考虑“所得”的质而不仅仅是量;再次要考虑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这是最重要的。
所以笔者尝试把“课堂教学效率”定义为,实际的教学效果与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比值。实际的教学效果指每个学生实际的时间精力投入的总和所“产出”的知识、品德、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等实际所得的总和;应有的效果指全体学生的额定时间和全身心投入所能“产出”的知识、技能、品德、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总和。但因课堂教学时间是额定的,若学生未能全身心的投入或因内容、方法之欠妥,在额定时间里必然
3 / 24
影响到所得的结果。因此可以简化为:在确定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每个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实际达成度之和与全体学生应达教学目标之和的比值。即:课堂教学效率=每个学生的实际目标达成度之和/全体学生的应达目标x100%。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载《教育理论与实践》)
二、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
反复练习、操练式的学习过程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早期的算术教学理论的奠基人——桑代克写的书都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进行反复练习的。现在提倡的另一种学习是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在这里我为什么要讲有效学习的问题,就是因为国外大部分研究说明:不同的学习过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说,反复的练习也有效果,并不是说绝对没有效果。它的效果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另外一种探索性的学习,它的效果是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思维。研究表明,操练式的学习对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思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没有显著的效果,有时甚至是负面效果。操练式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成绩有显著的效果,而对解决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显著的效果。如果说在不良的情况下过度练习,比如说让那个学生写1000遍,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不喜欢学习甚至厌倦学习,反复的练习体现在“熟”上,有句话叫“熟能生巧”,但过度的练习会“熟能生厌”,使学生不想学习,阻碍学生的发展,所以又有一句话叫“熟能生笨”。这种学习不是我们讲的有效学习,我们讲的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当然,数学学习中的练习还是必要和重要的,并不是说不需要练习,而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这就是有效学习的意思。
关于有效学习我想用九个字来概括。一是“经验”。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经验是一个名词,它表示过去在生活中的感受;经验又是动词,它表示现在的情境。经验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它是非常重要的。二是“思考”。有效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勤于思考,提倡学生自主地思考。操作性学习是用记忆代替思考,记忆的负担重,而思考的负担不重。三是“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实际上活动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我们的教学设计重要的不应是老师怎么讲解,而应是学生怎么活动。四是“再创造”。学习的过程是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模仿和纯粹的记忆。“经验”、“思考”、“活动”、“再创造”是有效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那么,我们的教学怎样激起学生的有效学习呢?这是课程改革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只有课堂教学模式
4 / 24
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结果才能变化,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一代。
――孔企平《谈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载苏教教材网)
三、有效教学的主要理念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包含哪些内容
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5 /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