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习质量调研
化学部分 2017.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六、选择题(共20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27.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28.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破碎 B. 水果榨汁 C. 滴水成冰
D. 糕点变质
29. 某宝石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2
C. +3
D. +4
30.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4P+5O2????2P2O5
点燃B. C+2CuO????CO2??2Cu
高温通电C. 2H2O????2H2??O2? D. NaOH+HCl?NaCl+H2O
31.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 C. 水和双氧水
B. 氧气和液氧 D.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32.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铁丝:火星四射
B. 木炭:白光 D. 甲烷:蓝色火焰
C. 硫粉:淡蓝色火焰
33.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植物油
C. 硝酸钾
D. 白酒
34. 下列不能用来加热液体的仪器是( )
A. 量筒
B. 烧杯
C. 蒸发皿
D. 试管
浓硫酸35. 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O?+X+CO2? ?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H2O2
1
B. H2O C. CH4
D. H2
36.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
A. 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C. 溶剂质量变小
B.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 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37.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解水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B. 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A管的气体使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8. 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C60
B. 一氧化碳
C. 酒精
D. 碳酸
39.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 )
4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可用酚酞试液鉴别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 C. pH小于7的溶液是酸的溶液 D. 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41.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关于分子和原子正确的认识是( )
A. 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 B. 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发生变化 C. 分子是运动的, 原子是静止的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种类都发生变化
42. 向一定质量的CuO中通入CO后,加热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y表示的是( )
A. 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B. 参与反应的CO的质量 C.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 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
2
43. 能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
A. Zn、Ag、CuSO4溶液 C. Cu、Ag、ZnSO4溶液
B. Zn、Cu、Ag、H2SO4溶液 D. 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44.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
A B C D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氮气(氧气) 氧化铜(木炭粉) 铜粉(铁粉) 硫酸钠溶液(硫酸) 实验方案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45. 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
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A. 12.8g
B. 6.4g
C. 3.2g
D. 1.6g
46. 按下列添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即可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
的是( )
A. 石蕊试液、AgNO3溶液、稀HNO3 C. 石蕊试液、BaCl2溶液
B. BaCl2溶液、酚酞试液、AgNO3溶液 D. 酚酞试液、BaCl2溶液、AgNO3溶液
七、填空题(19分)
47. 请选用H、O、S、Na等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物质的化学式。
氧化物___(1)___;盐___(2)___;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____(3)____;能作干燥剂的物质____
(4)____。
48. KNO3和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a、b是图像中两个点。 ①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5)___g/100g水。
②a点的溶液为70℃时KNO3的___(6)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
溶液”),要使此时的溶液变成b点的状态,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7)____(写一种即可)。
③20℃时,将二种物质各m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
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8)______。(用“>”“<”“=”“≥”“≤”表示)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