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钓鱼岛争端对中日经济的影响
作者:张季风
来源:《经济》2013年第05期
自日本政府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关系一改过去的“政冷经热”的格局,走向“政冷经凉”的局面。2012年以来,由于受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中日经贸合作本来就出现了下滑趋势,再加上钓鱼岛争端的影响,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中日贸易总额3294.5亿美元,同比减少3.9%,其中对日出口1516.4亿美元,增长2.3%;自日进口1778.1亿美元,减少8.6%;中方逆差261.7亿美元。日本居欧盟、美国、东盟、中国香港之后,退居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 日本很受伤
据日方报道,在中国各地爆发的反日游行中,日本企业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能达到100亿日元(约为1.02亿美元)以上,一些日企的建筑被破坏、物品遭抢,不得不停止营业,间接损失尚无法计算。几乎所有在华日资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汽车产业和旅游业损失最为严重。
先看一下汽车产业。由于中国消费者在反日示威后对日本品牌避之唯恐不及,2012年第三季度,日本汽车整车对华出口估计下跌70%,而汽车零部件出口下跌约40%。由于中日关系持续紧张,日产、本田、丰田三大汽车品牌都计划在中国国庆黄金周假期结束后削减在华一半产能。
在9月的反日游行示威中,一些消费者购买的日系车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许多之前准备购买日系品牌汽车的消费者,或消极观望,或转购非日系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9月份日系乘用车在华销量环比下降29.49%,同比下降40.82%。10月份国产日系车下滑幅度比9月份更严重。与上年同期比较,10月份日系乘用车下降59.4%,其中日系轿车下降55.2%。10月份国产日系乘用车仅销售9.89万辆,占国产乘用车销量7.6%,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12.3个百分点。由于销量大幅下滑,许多中日合资汽车企业不得不继续压缩产量。
再看一下旅游业的损失。自从2012年4月石原慎太郎挑起购岛闹剧以来,随着钓鱼岛局势的变化,原本火爆的日本游正面临来自中国游客的联合抵制。日本《东京新闻》10月8日称,近年来日本旅游业的增长一直是依靠中国游客的增加支撑的。据日本政府观光厅的统计,9月中国赴日旅游顾客减少10%,10月减少33%,11月减少44%。中国游客人数激减,日本旅游景区发出了“悲鸣”。
另据摩根大通预计,与2011年和2012年第一季度平均值相比,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赴日游客数量将下降70%,日本旅游收入将减少670亿日元(8.52亿美元),占预计出口损失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