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升六 环境描写与场面描写
知识整合 一、定义: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往往是众多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锁构成的画面的描写;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体现。场面描写主要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二、环境描写的分类:
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风民俗等。社会环境的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社会、时代,小至家庭、住所。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风土特色。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例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现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有重要作用。 三、怎样抓住环境描写与场面描写?
阅读文章时,注意文章中对自然环境例如天气、景观等的描写,抓住对时代特征、场所、建筑等社会环境的描写,注意对“场面”也即包含了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描写。联系人物当时的心情,加以分析。 四、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
1、自然环境描写:a、衬托人物心情;b、渲染故事气氛;c、推动情节发展;d、暗示社会环境;e、深化作品主题;
2、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场面描写的作用: 1、奠定感情基调; 2、营造氛围、意境; 3、推动情节发展; 4、暗示人物性格。 五、解题基本步骤:
1、定位: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
2、分析:情感分析,主旨分析,文中位置分析; 3、判断:判断环境描写的类型; 4、表述:组织语言,综合表达。 六、分析:
1、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确定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的描写要注意地域、时间、氛围等等;社会环境的描写会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
2、找出具体表现环境特点的词语,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确定环境描写的具体作用。
3、抓住片段中环境与人物交织在一起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 七、答题公式:
环境描写的答题公式:
自然环境描写:1、通过对(天气、景物或格局、陈设、民俗民风等)环境的具体描写,交代了______________/渲染了____________/烘托了____________,表明了________。
2、通过对环境的具体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____________做铺垫。暗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环境/深化了______________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3、文章通过对人物周边的社会环境进行描写,交代了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了人物_______。
场面描写答题公式:通过对________场面的描写,奠定了______的感情基调/营造了________的氛围(意境)/推动了情节发展/暗示了人物_______的性格。
讲学练: 1、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背景):又是一个秋日的午后,我静静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手中是刚刚拿到手的卷子,鲜红的“59”在阳光下格外刺眼。平日里欢快的小鸟今天没了歌声,小草也耷拉着脑袋。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背景):通过对回家路上的环境具体描写,交代了_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地点__烘托了“我”因为考试不及格而沮丧的心情。
2、自然环境描写(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自然环境描写(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理):通过对“冷冷的月光”的描写,烘托了“我” 此时害怕失去朋友伤心、难过的心情。
3、自然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那雪正下得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自然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通过对“风大雪紧”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的发生时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自然环境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境况):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自然环境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境况):通过对环境加以描写,展现了故事发生环境,表明了女主人公桑娜的勤劳能干 。
5、自然环境描写(突出中心思想):迎着吹在脸上的细密的、凉凉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花的勇气》)
自然环境描写(突出中心思想):通过对雨中花朵的描写,突出了雨天中花儿的绚丽多彩,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突出了“勇气”。
6、社会环境描写:小院的四周是红砖砌成的院墙,大铁门刷着黑漆,上面有两个显眼的斗方,中间用楷体写着十个金色的大字:“改革开放好,劳动致富强。”五间红砖起脊的住房,白铁瓦盖,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门窗刷着天蓝色调和漆,镶着清一色蓝玻璃。(《红砖房》)
社会环境描写:文章通过对红砖房外观的描写,交代了人物的生存环境。 7、社会环境描写:“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 (《一夜的工作》)
社会环境描写:文章通过高大宫殿与简单陈设的对比,表现了人物艰苦朴素的性格特征。
8、场面描写(奠定感情基调):待第一声鸡啼响起,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 ,家里的小孩子此刻也异常兴奋起来,纷纷跑向门外。
场面描写(奠定感情基调):通过对跨年场面的描写,奠定了开心的感情基调。
9、场面描写(营造氛围、意境):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的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沈从文《边城》)
场面描写(营造氛围、意境):通过对湘西夜晚的场面描写,营造了一种安静、祥和又有些朦脓的氛围。
10、场面描写(推动情节发展):雨下个不停,远处出现了一把小花伞,“是爸爸吗?”我兴奋的想,可是那把小花伞转了个弯儿就消失不见了,身边的同学陆陆续续都被接走了,“李明!还不走吗?要不跟我一起回家吧?”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