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市场的前景
老舍先生说过,在没有孩子的时候,一个人的世界还是未曾发现美洲的时候。小孩是哥伦布,带人到新大陆去。那么,就让我们,每一位学前儿童的父母,以幸福与好奇交织的心情,到我们这块新大陆来,一起分享和孩子在一起的欣悦与惊喜,忐忑与生气,哭笑不得与没大没小。我们会在与孩子一起生活的时光里,看到孩子的成长,感到自己的进步。(
世界教育专家认为,早期教育是21世纪儿童教育的大趋势。联合国文教组织亦发表报告称,教育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世界各国对婴幼儿早期教育日益重视,欧美、日本、港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到上世纪80年代普遍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面向家庭提供服务,至90年代建立了完善的理论和服务体系。随着中国日益与国际接轨早期教育在中国大陆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家庭的重视。 0-3岁是人的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50%是在生命的头4年中发展起来的,另外有30%是在8岁之前发展起来的。初生婴儿的脑发育比15岁孩子快1000倍。很多思想、习惯和智力是在3岁前打下基础的。0-3岁的婴幼儿时期是其成长的关键期。最初的身体素质、智力发展、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但是,目前我国的婴幼儿教育系统还相当薄弱,尤其是0-3岁婴儿的早期培养、早期教育,远远不能适应未来人才发展的需要。许多年轻家长缺乏科学育儿的常识,不懂得怎样对婴幼儿实行早期智力开发;有的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教育而把孩子交给老人看护;也有的对孩子教育采取顺其自然,放任不管的态度,甚至用一些违反科学、违反婴幼儿成长规律的行为和方法去教育孩子,给婴幼儿的教育造成了误导……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呼唤着能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婴幼儿教育方法和体系,以便给新生儿父母、家长科学的引导,给孩子个性化的指导、教育和训练,使之能够得到科学的早期教育。 中国目前0-6岁幼儿约有 1.8亿;每年新出生人口2000多万。庞大的基数、稳定的增长与更新,奠定了幼儿教育市场坚实的客户基础。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发布的统计公告,中国大陆0-3岁的婴幼儿共计7000万,其中城市0-3岁的婴幼儿数量为1090万。以广州市为例,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家庭孩子月消费额为552元,月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的家庭孩子月消费额为1165元。如果每个孩子月消费额的30% 用于教育消费,最低的消费则为每月150元。如此算来,早教市场潜力每年就有100多亿元的规模,可开发的早教市场在20多亿元。另外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持续增长。中国人在培养孩子方面,可以用“舍得花血本来形容”。 国家统计局有关统计表明,我国城市家庭教育占家庭消费的65.5%,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在首位。央行50城市最新调查:20.2%的居民储蓄动机是“攒教育费”,稳居居民储蓄动机的首位。 中国国际化的需求, 家长的重视,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造就了早期教育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21世纪最后一支原始股。 早教市场正在成为教育产业中一块最具潜力和前景广阔的天地。
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把事做正确!
0-3岁孩子的教育有什么作用?国内外的婴幼儿发展研究机构多年的研究表明,0~3岁是人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一个人学习能力的50%是在生命的头4年中
发展起来的,另外有30%是在8岁之前发展起来的。初生婴儿的脑发育比15岁孩子快1000倍。很多思想、习惯和智力是在3岁前打下基础的。0~3岁是婴幼儿成长的关键期:最初的身体素质、智力发展、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即使孩子进入幼儿园接受启蒙教育,甚至到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正规教育,家庭早期教育在这些方面仍起着先导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影响到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目前,早期教育行业在国内已经成为继房地产和医疗行业之后又一个被人们高度重视的行业。国内早期教育市场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一路走红,市场越做越大。早期教育消费市场的年均增长速率高达28%以上,国内早期教育市场消费需求明显超过了早期教育机构的增长速度,尤其是针对大众家庭,早期教育机构(早教中心)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阶段。 政府支持
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指出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必须从儿童早期着手培养。教育部“十五计划”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努力使城乡儿童在入小学前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等一系列的举动,明确表明政府对该行业的重视和支持。 社会环境
“穷什么也不能穷了教育”和“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流行语已经深入国人内心。许多家长对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高。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成为父母,家庭接受早期教育理念的程度将得到显著的提高。 市场基础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公告显示, 国内0~3岁的婴幼儿总量高达7000万,0-6岁幼儿约有 1.8亿;每年新出生人口达到2000多万。庞大的基数、稳定的增长与更新,奠定了幼儿早期教育市场坚实的客户基础。伴随着07年“金猪宝宝”和08年“奥运宝宝”的降生,我国第四次生育高峰已经到来。 消费能力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家庭教育消费占家庭消费的65.5%,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在首位。央行50城市最新调查:20.2%的居民储蓄动机是“攒教育费”,稳居居民储蓄动机的首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消费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家庭结构大部分为6+1的结构模式,4个老人+2位家长+1个孩子,6位家长关注着一个孩子的成长,在孩子身上的消费能力相当大。 市场竞争
目前国内早期教育行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各机构的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千差万别,使得目前的早期教育市场颇为混乱。但在整体市场供不应求的前提下,整个市场形成了国内品牌、国外品牌、大型机构、小型组织等众多不同类型机构全面盈利并存的局面。 前景展望
中国儿童消费市场空间巨大,并呈现迅猛的发展态势,为该行业的无限发展奠定了成功的基础条件。早教行业分析专家李羽森博士认为在随后的5年时间内,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消费日趋理性,对良好的早教品牌、科学的教育理念、强大的师资力量、完善的课程系统、优质的教学教具等元素的要求将逐渐凸显,连锁加盟形式的早教机构将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
早期教育市场前景 俄国著名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婴儿降生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国内也有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管事实上有没有这么夸张,但是国内外早教市场的蓬勃发展,也许或多或少的见证了这个潮流趋势。
婴幼儿早期教育行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名副其实。从全球范围看,早期教育经济发展迅速,有关机构预计未来几年内,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经济收入将以7%-8%的速度增长,2010年全球婴幼儿教育市场的营业额将达到2800亿-6200亿美元。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发布的统计公告,中国0-3岁的婴幼儿共计7000万人,其中城市0-3岁的婴幼儿数量为1090万人。以北京市为例,月收入在1500元的家庭孩子月消费额为532元,月收入达到5000元的家庭每月用于孩子的消费额则是1135元。如果每个孩子月消费额的30%用于教育消费,最低的数字则为每月150元,市场前景为数百亿元。
目前,中国的人口基数已达13亿,以目前1.3%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50年之内市场规模根本不会有较大的变化,即使100年内,它也仍然是一个布满无限诱惑力的市场。
国内早教市场繁荣
随着社会对早期教育的认识逐步加深,早教消费越来越理性,行业关注度上升。另外,早教机构的生源数量逐年增加,促使早教机构规模扩张。再者,随着“80后”日渐进入生育年龄,还有2007,金猪宝宝;2008,奥运宝宝;2009—2015,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宝宝”的父母绝大多数接受过较高文化教育,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使得近年早教机构生源充沛,市场活跃。
国内早教市场在1998、1999年开始萌芽。2000年全国仅有3个城市拥有早教(北京、上海、合肥)2001年是早教发展的\井喷期\,政府开始加大对早教的关注程度和投入力度。2003年的非典对早教市场造成重创,国内的早教机构进行了大洗牌。2005年国内外更大资本的进驻,早教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7月10日,在育儿专家及专业婴儿护理人员辅导下,13个月大的幼儿琛琛(前)和小伙伴一起,在水中嬉戏。新华社记者 张旭摄“如果从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那么就已经晚了两天”,这句关于育儿的话现在被许多80后父母奉为至理名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80后父母们新的育儿观念使得国内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尽管存在概念炒作、良莠不齐、缺乏规范等问题,业内人士仍对这一
新兴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众多机构纷纷开进掘金。
80后父母激活早教市场前景看好
生于1980年的李娜去年升格做了母亲,从4个月开始,李娜就给宝宝报了个早教班,每周两次坚持上课。对此,宝宝的外婆刘女士颇有微词:“我从没带你上过
什么早教班,也没看你笨到哪去。这不是浪费钱又折腾孩子嘛!”
不过李娜却认为,老一辈的育儿观念早就过时了。孩子仅仅“不笨”是不够的,一定要“更聪明”才行。李娜说:“早点给孩子开发智力,孩子会更聪明,一节课
80我觉得挺划算的。现在连进幼儿园都得考试,怎么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我
听说有的孩子刚满月就上早教班了,我家宝宝已经算晚的了。”
与李娜有着同样观念的80后父母并不在少数,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竞争从婴儿时期已经开始。因此,在80后父母看来,让孩子上早教班,决不是老人口中“吃
饱了撑的”,而是“十分必要”。
大型母婴网站总裁王怀南对国内早教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他说,时下,80后的年轻一代逐渐成为生育的主角,80后的父母们观念新,又舍得投入,正是他们推动了近几年早期教育市场的快速膨胀。目前国内各家早教机构都十分火爆,一些较有
名气的品牌,报名人数更是超过早教班的承载力。
据了解,北京一家市场咨询公司的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城区0-6岁的儿童参加早教班(幼儿园之外)的占约1/5,婴幼儿(3岁以下儿童)参加早教班的比例为14%。据统计,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岁以下儿童约有65万人,以此算来北京市早教市场约有13万消费者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这一新兴市场的规模则更加庞大。 王怀南说,目前早教机构有三种模式,母婴医院开办的育儿班、幼儿园为抢夺生源开办的早教班、专业化的早教中心。其中以第三种模式的发展前景最为看好。
家长在疑虑中“一掷千金”
在一些早教机构的宣传材料上,记者看到“开启智力”、“激发潜能”、“培养宝宝社交力”、“启发宝宝想象力”、“在游戏中提高婴儿情商”??这些五花
八门的词汇让许多家长们常常目不暇给、怦然心动。
“12节课880元,早教课堂收费远远高于普通学校。”10个月宝宝的妈妈张女士说。而这还不算最高的,记者在网上查询了一些早教机构的价格,每堂课从50元到240元不等。很多机构还推出季度卡、半年卡和全年卡,有的价格更在万元之
上。很多家长表示:“早教”费用太高,远比孩子“入托”贵得多。
据家长们反映,早教机构的教学方式各不相同,也没有一定标准。胡女士的儿子从4个月起就开始了固定上课的历程。胡女士说,每堂课就是五六个家长,抱着各自的孩子,在一位年轻老师的带领下做操、学坐、玩玩具,还有一些亲子游戏?? 胡女士说:“有时候觉得这些钱花得并不值得,好多东西自己在家也能做。不
过这里宝宝多,就当花钱让孩子进行最早的社交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