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四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二)
典型例题及综合模拟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H2S→SO2
2-
B. H2SO4 →SO2
2-
C. SO4 → BaSO4 D. SO3→SO2
【解析】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说明本身是还原剂 ,元素化合价升高 【答案】A
例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酸是( ) A. 碳酸
B. 亚硫酸
C. 硫酸
D. 高氯酸
【解析】中间价态的元素一般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 C D选项中的C、S、Cl化合价分别为+4 +6 +7属最高价
【答案】B
例3、已知下列氧化剂均能氧化+4价的硫元素,为了除去稀硫酸中混有的亚硫酸,应选用的最合理的氧化剂是( )
A. KMnO4 B. Ca(ClO)2 C. H2O2
D. Cl2
【解析】上述氧化剂均能把亚硫酸氧化成硫酸,但从不带入新的杂质的原则考虑,C选项正确
【答案】C
例4、潮湿的氯气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性,将氯气和SO2在相同状况下等体积混合后,其漂白性 ,其原因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 漂白性消失,Cl2和SO2作用生成了无漂白作用的HCl和H2SO4,2H2O +Cl2+SO2
=H2SO4+2HCl
【答案】见解析
例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SO2能使FeCl3、KMnO4溶液褪色 B. 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别CO2和SO2 C. S在O2中燃烧可生成SO3
D. SO2通入BaCl2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一般的氧化剂如FeCl3、KMnO4 H2O2 Cl2 等均能氧化
唐玲出品
SO2,Fe还原成Fe 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CO2和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均为先沉淀后沉淀溶解;S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反应,因为违反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答案】A
例6、在一定体积的18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为 ( )
A. 等于50mL B. 大于50mL
△ 3+2+
C. 等于100mL D. 大于100mL CuSO4 + SO2 ↑+ 2H2O
【解析】Cu + 2H2SO4(浓)
铜只与浓硫酸反应,而与稀硫酸不反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 硫酸的浓度逐渐变稀,所以从理论上分析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消耗的硫酸为1.8mol,但实际的硫酸要过量。
【答案】D
例7、将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的气体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再滴入含有品红和Ba(NO3)2的混合溶液,则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 )
①红色溶液很快褪色 ②红色溶液不褪色 ③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溶液仍然透明 A. 仅①和④ B. 仅①和③ C. 仅②和③
D. 仅②和④
【解析】SO2与Cl2虽都有漂白性,但两者混合后发生反应:SO2 + Cl2 +2H2O = H2SO4 +2 HCl生成物无漂白性。
【答案】C
例8、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
A. Br B. SO4
2
2
+
C. H2SO3 D. NH4
+
【解析】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3,因H2SO3
不稳定,分解产生的S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碱后加热,产生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有NH3产生,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H4。③加入氯水时溶液显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Br。再加BaCl2有白色不溶于HNO3的沉淀生成,说明此时溶液中含SO4,但可能是原溶液含有的,也可能是氯水氧化H2SO3产生的,故不能确定的为SO4。
【答案】B
例9、将CO2、SO2 分别通入Ca(OH)2溶液中至过量,现象如何?能否用Ca(OH)2溶液鉴别CO2、SO2?列举鉴别CO2和SO2的方法。
解析:往Ca(OH)2溶液中通入CO2、SO2 的相关反应是: CO2 + Ca(OH)2 ==CaCO3↓+H2O CaCO3+H2O+CO2==Ca(HCO3)2
2
2
+
唐玲出品
SO2 + Ca(OH)2 ==CaSO3↓+H2O CaSO3+H2O+SO2==Ca(HSO3)2
因此不能用Ca(OH)2溶液鉴别CO2、SO2。可充分利用CO2和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同之处加以鉴别。
答案: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不能用Ca(OH)2溶液鉴别CO2、SO2;鉴别CO2和SO2的方法可以是:
①闻气体的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SO2,无气味的是CO2
②将两支分别充满CO2和SO2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液面上升高的是SO2,上升低的是CO2 ③将CO2和SO2分别通入酸性KMnO4(或溴水)溶液中,能使它褪色的是SO2,不能使它褪色的是CO2
④将CO2和SO2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能使它褪色的是SO2,不能使它褪色的是CO2 ⑤将CO2和SO2分别通入H2S的水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的是SO2,无沉淀出现的是CO2。等等。
例10、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H2SO4(浓)+C
CO2↑+2H2O+2SO2↑
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
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
(连接和固定仪器用的
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
将所选的仪器的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选用的仪器(填字母) 加入的试剂 作用 【解析】成套装置包括反应装置,检验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C中加入浓硫酸和木炭作为反应物的发生器,产物中必须先检验水,因为在检验其他物质时会在其它试剂中混入水,可选用装置B,放入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说明有水。接着检验SO2气体,用装置A,放入品红溶液检验,若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有SO2气体产生,再用装置A,放入酸性KMnO4溶液以除去SO2,最后再用装置A,放入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2的存在,因SO2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先要除去SO2。
【答案】
唐玲出品
选用的仪器(填字母) C B A A A 加入的试剂 浓H2SO4和木炭 无水CuSO4 品红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澄清石灰水 作用 反应器(或产生气体) 检出H2O 检出SO2 吸收余下的SO2 检出CO2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 下列情况可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1)煤的燃烧(2)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3)燃放鞭炮(4)飞机、汽车尾气排放 A. 只有(1)(2)
B. 只有(2)(4)
C. 只有(1)(2)(3) D. 全部
2. 既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又能使品红试液变为无色,还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 Cl2 B. H2S
C. SO2
D. CO
3. 通常状况下,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
A. N2、Cl2、H2S
B. O2、H2、SO2
C. HI、H2、Cl2 D. CO、NH3、O2
4. 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但其中一种的漂白原理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 HClO B. SO2 C. O3
D. 木炭
5. 盛有氯化钡稀溶液的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氯水,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B. 甲、乙两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C. 甲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 D. 甲管有白色沉淀而乙试管没有 6. 下列对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不可用它来干燥还原性气体二氧化硫 B. 浓硫酸不活泼,可用铁铝容器存放 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没有氧化性 D. 浓硫酸难挥发,可用来制HF、HCl等挥发性酸
7. 实验室做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实验时,玻璃导管口可缠放一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
唐玲出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