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元素,碳元素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8g+0.6g0.2g:=1:1,设其化学式为CxHx。参加反
1217.2g6.6g1.8g1.4g:::=9:6:4:2,32441828应的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为: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相等,某物质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碳, 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CxHx+9O2
点燃 6CO2+4H2O+2CO,zx=8,若x=2,z=4,则参加
反应的该物质分子与氧气分子的个数比为4:9。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2+9O26CO2+4H2O+2CO。 22.1:2 4H2+CO2【解析】 【分析】
点燃
一定条件2H2O+CH4
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为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化学反应方程式4H2+CO2
一定条件2H2O+CH4。
【详解】
2×4)(1)反应中H2与CH4的质量比是(1×:16=1:2;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2+CO2
一定条件2H2O+CH4。
23.置换反应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生成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解析】 【分析】
A~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 E 中金属的质量分数为40%,E 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知E为硫酸铜,A为铁(或锌等),B是硫酸,C是二氧化碳,D是氢氧化钠。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和硫酸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硫酸和碳
答案第9页,总12页
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硫酸和氢氧化铜或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详解】
则 A与B、A与E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的置换反应;B 转化为 C 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H2SO4 =Na2SO4 + H2O + CO2↑;D 与 E 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生成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24.玻璃棒 NaOH、(或BaCl2、BaCl2、Na2CO3Na2CO3、NaOH或BaCl2、NaOH、(或其它合理答案); BaCl2+Na2SO4=BaSO4↓+2NaCl或Na2CO3 + CaCl2= Na2CO3)
CaCO3↓+ 2NaCl、Na2CO3 + BaCl2=BaCO3↓+ 2NaCl或2NaOH+ MgCl2=Mg(OH)2↓+2NaCl(或其它合理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
除去食盐水中 CaCl2、MgCl2、Na2SO4 杂质时,通常用过量的氢氧化钠除氯化镁,原理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用过量碳酸钠除掉氯化钙,原理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用过量的氯化钡除掉硫酸钠,原理是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量的氯化钡用碳酸钠除掉,原理是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为保证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都被碳酸钠除掉,氯化钡通要在碳酸钠之前加入。然后将碳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镁沉淀过滤掉,再向溶液中加适量的盐酸,除掉生成的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试剂 1、2、3 的化学式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2CO3、NaOH或BaCl2、NaOH、Na2CO3)(或其它合理答案);
(3)最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大于原混合溶液中NaCl的质量,可使NaCl 质量增加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SO4=BaSO4↓+2NaCl或Na2CO3 + CaCl2= CaCO3↓+ 2NaCl、Na2CO3 + BaCl2==BaCO3↓+ 2NaCl或2NaOH+ MgCl2=Mg(OH)2↓+2NaCl(或其它合理答案)。 25.d Fe2O3+6HCl=2FeCl3+3H2O 银、铜或银、铜、锌 Zn +2AgNO3 == 2Ag+ Zn(NO3)2 或Zn + Cu(NO3)2 = Cu + Zn(NO3)2 Fe2O3+3CO
高温2Fe+3CO2 b a
取C中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有碳酸钠,
答案第10页,总12页
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如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中除有碳酸钠外,有氢氧化钠,如不变色,则溶液中只有碳酸钠。 10.8t 【解析】 【分析】 【详解】
(1)我国“蛟龙”号载人潜入器上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仍光亮如初,这是因为它耐腐蚀性强,故选d;
(2)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盐酸清除铁锈的原理是氧化铁和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3)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向含有 Cu(NO3)2 和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216份质量的银,使固体质量增加;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加入的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64份质量的铜,使固体质量减少。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的质量等于加入锌粉的质量,说明硝酸银、硝酸铜都与锌发生了反应。
①据上述分析可知所得固体的成分银、铜(锌刚好完全反应)或银、铜、锌(锌过量); 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 +2AgNO3 =2Ag+ Zn(NO3)2 或Zn + Cu(NO3)2 =Cu + Zn(NO3)2; (4)① A 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为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Fe2O3+3CO
高温2Fe+3CO2 ;
②虚线框内选择D装置用于吸收 CO2并收集CO,装置的连接顺序是:c 接b,a接 d; ③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中的溶质一定有碳酸钠,可能有氢氧化钠,即溶质可能是Na2CO3或Na2CO3、NaOH;
设计实验证明 C 装置烧杯中溶质的成分的方法:取C中溶液适量,放入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生成白色沉淀,验证并除掉碳酸钠(排除对氢氧化钠的验证的干扰),燃烧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如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如不变色,则溶液中只有碳酸钠;
(5)设电解 20.4 t 氧化铝,理论上能生成铝的质量是x
2Al2O3通电4Al+3O2? 20410820.4tx答案第11页,总12页
204108 x=10.8t =20.4tx答案第12页,总12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