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湖北省浠水县高考复读中心学校2012届生物综合训练八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18:17: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5.右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 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 B绵羊数量达到K/2时,绵羊的出生率最大,增长速率最快

C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这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的体现

D.绵羊数量达到K时,种群的年齡结构为衰退型

26、将C02作为光合作用原料,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分别改变光照和CO2浓度,测定某种绿色植物叶绿体基质中化合物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分别绘成图A、图B。试分析回答:

(l)图中a、b分别代表______化合物。

(2)根据图A中。在光照、暗不同条件下的含量变化分析,光合作用过程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为在适宜光照强度和黑暗条件下测定的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

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 图A实验设定的最适宜温度是上表中的____℃。

②若是大棚栽种农作物,白天应将温度设定为: ℃,才有利于提高产量。 ③若将①中的温度调整为②的温度,这种改变会使该植物总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7.神经细胞作为可兴奋细胞,当其由静息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时,膜的电化学性质发生了

++

改变,由静息电位转变为动作电位,由于某种作用,造成膜两侧Na、K分布不均,细胞外+十++

Na浓度高,细胞内K浓度高,因此Na、K分别有向膜内或膜外扩散的趋势。用微电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的膜内和膜外,记录膜内外的电位差。下图甲是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示意图,图乙是图甲各阶段的离子分布及运动示意图(顺序已打乱)。据图分析并回答:

第 5 页 共 13 页

(1)图甲中的ab段表示、____电位,对应图乙中的____图,此电位的形成主

++

要是K的外流,改变Na浓度____(填“影响”或“不申请号”)此电位。

(2)hc段的产生是由于神经受刺激后_____离子内流,导致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的变化的溶液中,动作电位是否会出现?_____

(3)图甲中的cd段是由于____离子的外流,对应图乙中的___图。

++

(4)图中d点电位值比初始时的静息电位值要大些,此时d点的Na、K的分布情况与b点是否相同?_______

28.I.植物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依赖激素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的向地生长是因为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对根的生长有________作用,

而远地侧的情况则相反造成的,此现象与植物的下列哪一生理情况原理相同_________。 A.顶端优势 B.胚芽鞘尖端的向光性

(2)赤霉素(GA)可以促进植物种子的萌发。科学家曾设计实验“探究GA和光对某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已知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都相同且适宜)

①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学家分别对黑暗和光照条件下的人组植物体内的GA进行检测,发现二者含量无明显差异,说明光照对GA合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促进、抑制、无作用)。

③当选用该植物的GA不敏感型突变体做实验时,发现在强光下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 GA浓度比弱光下低。由此可知,较强的光照是通过__________来促进种子萌发的。 Ⅱ.免疫调节在动物和人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

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若提取大肠杆菌蛋白A,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

到抗A蛋白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蛋白A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_____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3)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产生了抗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受体的相

应抗体。该抗体与神经递质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神经递质不能与其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_________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2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精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第 6 页 共 13 页

第三步 用小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收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并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

(3)若该同学的操作合理,按照他的操作后记录的数据却比实际值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右图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中的曲线①、②、③和④分别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组的结果。

30 图示某雄性昆虫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及相关基因的位置。请据图回答: (1)该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______________,图示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 (2)细胞中含有__个染色体组,__是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发生在___时期。 (3)该昆虫只有在B、H同时存在时才表现出红眼,否则为白眼,说明基因与 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若只考虑图中所表示的基因的遗传,该昆虫 产生的配子有_______种。

(4)若要对该动物测交,请在下图中选择一个能代表另一亲本的体细胞,并在其染色体上 标注基因。

31 1883年,德国人恩格曼利用水绵(一种绿藻)研究光对光合作用的效应。他将水绵放在一张载有细菌悬浮液的玻片上,这些细菌会移往氧浓度高的区域。他观察细菌在不同光照下的分布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1)A在整个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细菌在B的分布情况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从C的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 (3)小李同学对B观察到的细菌分布情况作出了如下假

设:细菌仅仅是被照射在叶绿体上的绿光所吸引,而不是白光。请用C的观测结果来否定上述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此实验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两种生物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B.实验中的两种生物都可进行有氧呼吸

C.该实验可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实验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了生成的氧气情况

(5)如果你可使用水草、台灯、颜色滤光片及实验室常备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更充分地验 证C得到的结论正确,你应收集的数据是__________。

32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第 7 页 共 13 页

鸭粪 能害虫 稻田养鸭场 养猪场 市场 量鸭粪 相粪便 生秸秆 活对水稻杂草 沼气池 能值沼渣 源

蘑菇房 市场 甲 乙 丙 丁 戊 蔬菜大棚 秸秆

图1 图2 补偿输入 12 2

14 0.25 阳光 生产者 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 顶位肉食动物 0.05 3 4 0.5 2.1

分解者 23 70 9 5.1 未利用

热能 热能 热能 热能 热能

图3

(1)如图1是我国北方某地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鸭所处的营养级为 ,

害虫和猪的关系是 。若人的食物有水稻、鸭和猪肉,要使该农场供养更多的 人,应如何调整营养关系 。在图1所示的生 态农业结构中能量已基本进行了充分利用,而图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图解中的“未利用”是指 。

(2)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四个种群和分解者(戊)的能量相对值,请绘制四个种群形成

食物网简图 。在下图中用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成能量流经丙种群的情况: 丙种群丙种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摄入 同化

粪便 呼吸

分解者利用 散失

(3)图3是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损毁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图,[单位

32

为10kJ/(m.a)],请据图分析:

①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在这场地震中受影响最大的生物是 。

2

②肉食动物需要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 kJ/(m.a),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 。

33.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 F1在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

等方面都优于双亲的现象。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都可以解释杂种优势。

(1)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各种显性基因全部聚集在 F1 引起的互补作用。

第 8 页 共 13 页

湖北省浠水县高考复读中心学校2012届生物综合训练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j02i4a2hr9uewu2soaz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