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三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次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修3。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1?40每小题1分,41?50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基因工程技术引起的生物变异属于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右图是基因工程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模式图,若结构X是表达载体所必需的,则X最可能是
A.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B.启动子 C.限制酶 D.DNA连接酶 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的操作 B.重组质粒的构建在体内进行 C.能定向改造生物体的性状 D.可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4.下图是抗枯萎基因的一段序列,某科研人员将该基因导入到水稻细胞中,成功获得了抗枯萎转基因植株。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作用的部位是② B.限制酶作用的部位是①
C.可用基因枪法导人目的基因 D.酶切后可用T4DNA连接酶进行连接 5.下列不属于基因工程的应用的是
A.替换猪胰岛素分子的一个氨基酸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B.向烟草中导入抗冻基因提髙植物的耐寒能力 C.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血清白蛋白 D.导人正常基因在体内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6.有关将抗虫基因导人棉花细胞获得抗虫转基因棉花,对目的基因的检测水平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检测抗虫基因是否导人了棉花细胞 B.检测抗虫基因在细胞内是否发生转录 C.检测抗虫基因是否在细胞内成功表达 D.检测棉花植株是否获得抗虫性状 7.有关目的基因获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PCR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引物 B.DNA合成仪合成目的基因时需要模板 C.cDNA文库含有生物的部分基因 D.构建基因文库时需要限制性内切酶
8.利用基因工程将干扰素基因导人受体细胞,可获得大量的干扰素。下列不适宜作为该过程的受体细胞的是
A.植物叶肉细胞 B.动物受精卵 C.动物乳腺细胞 9.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直接通过对蛋白质的改造生产新型蛋白质 B.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是蛋白质工程的基础 C.通过蛋白质工程只能生产自然界原有的蛋白质 D.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 10. 有关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PCR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加入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B.不同的受体细胞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上没有差别 C.显微注射法常用于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中 D.可用基因探针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
D.大肠杆菌
11. 葡萄糖异构酶在工业上应用广泛,科学家通过用脯氨酸替代该酶第138位的半胱氨酸后显著提高了该酶的热稳定性,葡萄糖异构酶的生产过程顺序为
①推测耐热的葡萄糖异构酶的氨基酸序列 ②预期使葡萄糖异构酶获得耐热性 ③对相应的基因进行碱基对的替换 ④设计耐热的葡萄糖异构酶的结构 ⑤找到半胱氨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A.②④①⑤③ C.①②④⑤③
B.④②①③⑤ D.④①②⑤③
12.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
A.用于检测疾病的医疗器械
B.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目的基因
C.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 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相应抗体 13. 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所用培养基有差异 B.二者都需要无菌操作条件 C.二者依据的生物原理相同
D.二者培养的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14. 某科研小组将两个抗氧化基因导入到某植物细胞中,将该植物细胞培养成植株后和未导入抗氧化基因的植株杂交,杂交后代抗氧化植株所占的比例为3/4,推测这两个抗氧化基因导入的位置是
B.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细胞质的DNA中
A.同一条染色体上
C.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15. 下列有关愈伤组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射线处理愈伤组织可获得植物突变体 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进行细胞产物的生产 C.人工薄膜包裹愈伤组织可制备人工种子 D.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可来自愈伤组织 16. 现有某植物细胞甲(2N=20)和植物细胞乙(4N=100)通过植物体细胞融合形成植物细胞丙。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含有120条染色体 B.含有六个染色体组
C.每个染色体组都有20条染色体 D.细胞丙培育成的植株理论上可育 17. 下列没有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利用多倍体育种培育无籽西瓜
B.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
C.培育植物的茎尖组织获得脱毒苗 D.大规模生产人工种子 18. 下图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取自同一个体,获得的D的基因型相同 B.若要制备人工种子,只需培养到C阶段即可
C.脱分化要光照处理,再分化则需遮光处理 D.用射线处理A细胞最容易获得植物突变体 19. 科学家将人参与胡萝卜进行体细胞杂交,结果表明杂种细胞中皂苷的产量远远高于人参细胞,其具体流程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所采用的方法为酶解法,需要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 B.②过程可用离心、振荡、电刺激或用聚乙二醇诱导融合 C.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整个过程应用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20.右图是人工种子的结构图,下列有关胚状体和人工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状体的培育运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B.人工种子的培育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利用人工种子繁殖子代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D.人工种子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21.下列有关核移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核移植得到的动物是克隆动物 B.核移植的受体细胞最好是受精卵 C.核移植可以充分发挥优良种畜的生殖潜力
D.核移植得到的克隆动物多数存在健康问题 22.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养人的胰岛B细胞可获得大量的胰岛素 B.原代培养到传代培养时不需要用酶处理 C.培养液中需要通入5%的C02
D.可以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
23.下图为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培养的过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分散组织块中的细胞 B.MEF细胞可能产生某种物质抑制胚胎干细胞的分化 C.加入培养液中的细胞最好来自传代培养的细胞 D.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的现象
24.注射抗小鼠Thy—1抗原的克隆抗体,可以抑制小鼠同种皮肤移植产生的排斥反应,有关制备抗小鼠Thy—1抗原的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向小鼠体内注入Thy—1抗原 B.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 C.融合后的细胞即为所需的杂交瘤细胞 D.该过程涉及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25.下列有关胚胎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的免疫排斥反应是胚胎移植首要克服的问题 B.胚胎移植的受体动物要求具有优良的可遗传的性状 C.胚胎分割实质是利用有性繁殖培育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 D.通过建立胚胎库可以保存品种资源和濒危物种
26.右图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个时期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①为透明带,②为滋养层细胞 B.进行胚胎分割时要注意将③均等分割 C.③中的细胞能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D.胚胎干细胞可以来自于图中的②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