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佛教的基本教义(补充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5:07: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佛教的基本教義(补充版)

佛教的基本教義:介绍生福灭祸的方法。善正得福,邪恶得祸。教导人们敬益大众,言行要合规矩礼貌;不要贱害大众,不要违逆规矩礼貌。只有这样,才能生福灭祸。

一,四圣谛 ,八正道 :教导人们遵从法规常例规范礼貌以生福灭祸。不必凡事需明白其生福灭祸的道理。

二,十二因缘 ,緣起 :让人明白福祸产生的道理,教导人们福祸产生是有原因和条件的,以便人们断绝祸因,增长福因,以生福灭祸。祸的原因就是以前自己做了害人气人之事,福的原因就是以前自己做了利人悦人之事。

三,五蘊:教导人们把握感官门户。即:有害的地方不该去,有害的东西不该看,有害的音不该听,有害的意念不该想,有害的人不该交,有害的东西不该吃,有害的事不该问,有害的行为不该做,等等。

四,波罗密(生福灭祸的好方法)一般归类为十四个,即:1,必须劳动。2,必持法规常例道理。3,必持礼貌。4,恒顺众生。5,不毁伤,不使坏。6,不生气怨恨。7,不骄逆争。8,不辱骂。9,直言,不挑拨,不告状。10,不挑衅。11,不哄骗。12,不偷盗。13,不迷色相,不奸淫。14,不打杀。

五,三法印 (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精神和物质(个人及外部世界)是客观变化的,不以人的意识而改变。即每个人的富贵贫贱状态不停地变化着,只由已做功劳罪过大小决定,不以感情喜好意愿而改变。

六, 佛性 ,法性、般若,就是指任何人都具有善正思想及生福灭祸的言行性能,只要把包蔽正确思想言行的错误思想言行改掉,正确思想言行及其无贫苦的富贵结果境界(涅槃)就会不断显现出来。

七,三學:戒(争贪)、定(不生气不怨恨)、智慧(不使坏,不报仇,以善正止恶邪)。 八,三宝:佛宝、法宝和僧宝。因其有利于大众,称之为宝。

搜索更多关于: 佛教的基本教义(补充版) 的文档
佛教的基本教义(补充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j58w9p36y3cwgi88zu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