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严禁带电作业。
第6章、施工现场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
1、根据电气设备的用电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杜绝线路过负荷使用,同时认真选择保护装置,当线路出现过负荷情况时,能在规定时间内动作保护线路。
2、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接线柱应压牢、压实。各种开关触头要压接牢固。铜铝连接时要有过渡端子,多股导线要用端子或搪锡后再与设备、器具连接,以防触不良或加大电阻而引起火灾。
3、配电室的耐火等级应大于三级,室内配置干砂箱和绝缘灭火器等。严格执行变压器的运行检修制度,按季度每年进行四次停电清扫和检查。
4、施工现场内禁止使用电炉。使用碘钨灯时,灯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50CM,室内不准使用功率超过100W的灯泡,严禁使用床头灯。
5、使用电焊机时要执行用火证制度,并有人监护,施焊周围不能存放易燃物体,并备齐防火、灭火器具。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的 地方。
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电气火灾时,扑灭电气火灾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手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需切断电线时,相线与零线应错开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触电。
(2)当电源线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断电时,一方面迅速派人去供电端拉闸,另一方面组织灭火,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应保持一定充分距离,必须穿戴绝缘用品。
(3)扑灭电气火灾地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燥砂子等。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或器具进行扑救。
第7章、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1)、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
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
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测记录。 (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
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5)、建立工程拆除制度
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
(6)、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 施工管理部门和企业要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7)、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
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第8章、临时用水的布置
为确保施工工期内排水畅通,施工前必须对本工程排水系统进行综合规划:
在施工沿线路基两侧开挖纵向排水沟与就近河浜或积水坑接通,将路基范围内的降水汇集与边沟内引至附近河浜。排水边沟底宽0.5米,深0.6米,边坡1:0.5,沟底纵坡不小于0.3%。
当地面排水沟自流排水困难时,则考虑在边沟适当位置设置集水
井,利用水泵强制排水,确保施工正常开展.
近江单元R21-B01a、R21-B01b地块农转非
居民拆迁安置房项目室外附属工程
应 急 方 案
浙江华启建设有限公司
应 急 预 案
第1章、意外伤害的急救预案
1.01、应急准备
1、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救护设备。
2、项目部建立相应的意外伤害领导班子和职能班组(也可启用防火预案中的指挥小组,联络组,救护组)并进行相应的培训。
3、项目部要经常性检查,确保救护设备的有效性,并进行合适的补充。 1.02、应急响应
1、意外伤害发生时,应确定意外伤害的类型,并立即报告意外伤害救护领导小组,意外伤害救护领导小组启动意外伤害急救预案。
2、救护组负责负伤人员处置,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确定是现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