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设计》课程标准
一、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为掌握知识、拓展专业素质开设的课程。培养平面设计人员而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建立在掌握了二维设计基础课程之上的后续课程,注重解决在具象范围内的图形语言、图形表现与图形应用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已经掌握原理图形创意知识的基础上有目的的结合实际专业的要求进行课题训练,避免纸上谈兵、不实际的训练方法。充分分析图形创意作为造型设计以及艺术设计基础学科的重要作用。结合平面设计的专业特点进行训练,让学生通过训练掌握更多的图形表现语言,以利于在平面设计中为视觉表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前置后续课程包括:先修课程——《素描》、《色彩》、《装饰画》、《电脑辅助设计》。后续课程——《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它是专业领域课程之间架设的桥梁。 二、设计思路
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整合出一条更科学更合理的知识链,使这条知识链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环环相扣,更符合时代精神。也涉及到每个知识点的深入探讨:如何能更好的体现课程的准确有效的知识含量,及切时可行的操作流程与教学方法,最终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以引导学生对图形造型的形式语言与创作方法进行学习、研究为宗旨。在课程中,立足于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图形语言的语汇与语法以及图形创作的规律与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充分了解图形设计的创意思想的基本理论, 掌握正确的图形设计的创意方法和创意表现方法,为平面设计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从生活出发,关注生活、捕捉生活、提炼生活,是对学生的第一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课时为32学时。 三、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体目标——将课程的重点从创意图形的意识形态过程转到依托实际课题、实现创意的行为领域,最大限度的锻炼学生的实际绘画能力,使学生的作业更有实用性、更有成果感。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图形语言的语汇与语法 。
2、掌握图形创作的规律与方法即图形表现与创意。 3、将图形合理的设计应用。
(二)能力目标(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1、把握对创作的意识与理念。
2、帮助学生打破局限从每个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中获知解决问题的各种潜在因素和设计方案的多样性,鼓励用概念来发展技巧,冲破传统的习惯,对各种各样的开放式问题,自动自觉地去寻求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为学生个人创造性发展开辟一个新天地,将自己的设计注入生命!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审美修养,提高他们捕捉美、欣赏美的能力。 2、打破学生习惯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参序工作任课程内容与要求 号 务 活动设计 学时 1. 图形的基本概念、图形传播的起源及变学 革。 学习对图形一词以及图形的内涵有着充分的了解。结合课题的环图形创1 意概述 观念。 史。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到现代图形在现代绘画中的表现。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中外优秀的图形设计作品和学生的图形创意作品。针对每张作品进行系统的解析。 充分表现出图形的设计学生记录图形的发展教师引领学生思考图形的概念,并实际讲解图形的变革,让学生通过知识点的学习,了解图形设计的历史1. 教室进行多媒体教2 考节,进行环节上的训练。发展。 1. 创意与联想 重点讲述图形设计的方法,图形创意的过程。 学 1. 教室进行多媒体教2 教师带领学生结合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实际的训练。教师提出一个关键词,图形创2 意的思维 2. 创意思维的基本模式 使学生能够准确的运用各种思维模式进行设计。 由学生联想出文字塔,并将文字塔用图像方式绘制整理,完成巩固概念。 2. 教室进行多媒体教学 学生通过绘制完成联想练习共同总结出所使用的创意思维模式。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