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回答问题。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约定)行。 B.尊君在不.(没有)。 C.相委.(丢下、舍弃)而去。 D.去后乃.
(才)至。 2.下列对“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才到。
6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只好丢下朋友一个人出发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3.下面有关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 B.元方时/年七岁 C.相/委而去 D.对子骂/父 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行”是陈太丘和他朋友相约同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就能应对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C.“怒”与“惭”写客人被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立身处世的重要性,我们要做守信的人。
5.本文写到守信的重要性,下列诗文中写到与人交往的原则的一项是( )
7
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
9
第2篇 《论语》十二章《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段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方法)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