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3:52: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0.C D(共2分。每空1分) 11.B(1分)

12.人们有的在投壶、有的在对弈,一边游戏,一边推杯换盏。时而投中,跳起欢呼;时而被对方的妙棋折服,站起喝彩。言语欢畅,一片其乐融融。(2分)

1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岸花明又一村 黄发垂髫(共3分。每空1分)

14. 示例:欧阳修被贬谪滁州,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无法改变的,但他没有消极地处理,而是以积极乐观、宠辱皆忘的心态,坦荡地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豁达地做自己命运的主人。(2分)

【2018 顺义期末】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共9分)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斯是陋室 先王之道,斯为美 ..

B.谈笑有鸿儒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草色入帘青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D.无丝竹之乱耳 学而时习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翻译:

(3)人们常用“诗豪”评价刘禹锡,你是否认同刘禹锡作品风格具有豪气?结合《陋室铭》

及下面的【链接材料】加以阐释。(3分) 【链接材料】

①刘禹锡,字梦得,世为儒。工文章,善五言诗。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禹锡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于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禹锡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后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取材于《新唐书·刘禹锡传》)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刘禹锡)

③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刘禹锡)

④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刘禹锡) 答:

答案:

7. (1)A(斯:这)

(2)示例: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

(3)示例:我读刘禹锡的作品,常感受到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可以说刘禹锡的诗文确有豪气,这与他本身的人格追求是分不开的。例如,刘禹锡的《秋词》,这首诗是诗人在壮志昂扬之年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豪情。

【2018 怀柔期末】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10-12题。(共10分)

(一)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二)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②③

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

④⑤

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

⑥⑦⑧

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硃房为中正,

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⑩,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①【凡六月】总共六个月。凡,总计。②【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③【置】放。④【夥颐】真多呀!夥,同伙,多的意思。颐,语气助词,相当于“呀”⑤【沈沈】形容宫室高大深邃,富丽堂皇⑥【颛妄言,轻威】颛,通“专”。妄言,胡说。轻威,轻视威严,有损于威严。⑦【硃房】与后文的“胡武”都是人名。⑧【中正】与后文的“司过”都是官名。⑨【系】拘捕。⑩【下吏】交给执法官吏。 10.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辍耕之垄上 之陈,扣宫门曰 B.扶苏以数谏故 言陈王故情 ....C.吴广以为然 不以木为之者 D.若为佣耕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上使外将兵

翻译: (2)固以怪之矣

翻译: 12.根据选文一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陈涉、吴广为起义做了哪些准备,根据选文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一下陈涉称王六个月而失败的原因。(4分) 答:

答案: (2分)

11(1)皇上派他(扶苏)在外面带兵。(2)士兵们本来对这事(鱼腹藏书)已经感到很奇怪了。(每句2分,共4分)

12.准备:分析当前严峻的政治形势;假装是扶苏项燕的队伍,以顺应民心;鱼腹藏书、篝火狐鸣迷信的方法让人认为是天意。(答出任意两点给2分,答出一点给1分)原因:杀了故交,让亲近的人不敢亲近;信任小人(硃房、胡武)不信任群臣,令将士不满而疏远他。(2分,每点1分)(原文回答对了得一半分)

【2018 密云期末】

8.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⑴-⑶题。(9分)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乙】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

“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

③④

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梵天寺木塔》)

【注】①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的吴越王及其子孙。 ②喻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杭州一带人。③弥束:全部紧束。④六幕:文中指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

⑴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患其塔动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B. 用讫再火令药熔 但逐层布板讫 ....C. 钱帅登之 辍耕之垄上 D. 人皆伏其精练 惧有伏焉 ....⑵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持就火炀之

翻译: ②有奇字素无备者

翻译: ⑶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前一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甲文的活板突出“活”。比如“每字为一印”,可以看出字是活的; ① ,可以看出字印数目是活的;“更互用之”,可以看出印刷是活的。乙文的木塔则求“稳”。喻皓采用 ② 的方法解决了木塔不稳定的问题。从毕昇的发明和喻皓的方法中你可以感受到 ③ 。

答案: 8.(1)B (2)(4分)①把它拿到火上烤(拿着它靠近火烤它) ②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每空2分) (3)(3分)①每一字皆有数印 ②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 ③我国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

【2018 平谷期末】

(二)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7-10题。(共9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节选)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忠之属也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B.臣知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宜开张圣听 ..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若为佣耕 ..D.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引喻失义 ..

8.下列词语中的“理”与“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一句中的“理”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当家理政 B.置之不理 C. 理屈词穷 D.知书达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翻译:

10.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两段文字在对待下属上有什么相同点。 (3分)

【链接材料】

①②③

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

④⑤

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

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高缭]晏子属臣。②[仕]做官。③[夫子]指晏婴。④[仄陋](见识)狭窄浅薄。⑤[四维] 此指

周围人的帮助。⑥[弼]纠正。

2018年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jqwe9pb9h6zh7s4eqk6667gj1yjjc01cko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