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竹产业发展研究报
告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现代竹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内容提要:竹林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被称为“世界第二大森林”。以竹子资源利用发展的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日渐为人们所重视。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木质资源,在当今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木材短缺的背景下,研究竹产业的发展有着切实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竹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一)世界竹产业发展比较
全世界竹类植物有75属,1225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全球森林面积急剧下降,竹林面积却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目前全世界竹林面积已达2200多万公顷,年竹材产量1800万~2000万吨。世界竹子可分为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其中,亚太竹区是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面积的70%,竹种资源占全世界竹种资源总数的80%。
1、从总体情况看,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产业发展各有特色。世界竹子资源分布不均匀,从资源优势与发展历史看,亚洲竹产业最为发达。具体发展状况如下:一是中国竹产业历史悠久,总量大。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竹国,竹类种质资源、竹林面积、竹材蓄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竹林面积万公顷,占世界竹林总面积的1/4,竹产业涉及建筑、建材、家居等多个领域,竹产品形成100多个系列,数千个品种,2009年竹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二是日本竹文化丰富,竹产业高新化。日本的竹产业有着浓郁的竹文化与高科技内涵,引领着世界竹子的加工利用方向。竹子资源不断下降,但是林地集约经营程度高,大部分移作水土保持和园林绿化等用途;竹子加工利用的新技术开发研究很活跃,企业重视竹制产品的精深加工度,近年开发了竹纤维、竹叶黄酮系列保健品和竹炭系列等高
科技产品,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产品的精深加工上。三是印度实施“国家竹子计划”。印度竹林资源丰富,但集约经营程度低,竹林生长差,产量低;竹资源最大的用途是造纸,较为现代化的竹材利用是竹胶合板制造。1999年,成立国家竹子开发委员会,实施“国家竹子计划”,把大力发展竹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加大财政和科技的支持力度,力争在2015年前后,使印度成为世界领先的竹制品出口大国。四是“美洲竹子”行动。20世纪初期,美国从世界各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竹种采集和引进,把它作为景观利用、防治侵蚀、制作工艺品的原材料和食物。70年代末,成立了“竹子协会”,开展竹子教育、宣传和引种工作。2002年,美国竹子协会实施“美洲竹子”的行动,对原产美洲的竹种实施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竹子加工品的制作和交易非常活跃,同时,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竹制品进口市场,目前有几百种竹制产品,大部分从国外进口。五是欧盟开展“竹子在欧洲”项目。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但由于当地居民的个人爱好、对环境美化和保护生态的重视,引种了大量的竹种。2000年成立了“欧洲竹子协会”,进行竹子研究与经济技术交流活动。2002年,欧洲委员会资助了“竹子在欧洲”的项目——在德国北部种植了一些竹种,收集了不同竹种的基因类型,进行评估,实验的重点放在那些有可能适用于欧洲的农业发展,可能作为新的能源替代农作物或用于其他方面的竹种的栽培。
2、从发展方向看,东方注重传统领域,西方注重新兴领域。亚洲虽然竹类资源丰富,但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带来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产业道路。中国竹产业以传统产业为主,竹子在建筑、轻工、食品、家具、包装、运输等行业应用广泛,部分产品用于出口。印度、泰国等国家的竹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对竹资源的利用开发无法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在亚洲国家发展传统竹产业的同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不断加强在竹资源利用方面的攻关。日本高科技竹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欧盟已经连续资助德国、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