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需求,短期内牺牲汇率稳定,更好的实现货币政策的引导作用变得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表现
(一)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美联储加息,中国不跟
北京时间6月14日凌晨,美联储再度加息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年内第二次加息。从2015年底至今,美联储已经加息7次。我国延续了2017年6月份美联储加息后的操作,决定“不跟”,并在其后宣布定向降准与再贷款政策。
在Q2例会纪要中,也删去“密切关注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的表述,弱化对汇率的关注,显示央行对汇率波动的容忍度增加;随着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不断上升,外贸依存度显著下降,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增强,也显著弱化了对外部环境和国内外经济金融联系的强调,将关注点从外部转向内部。
从三项需求对GDP的拉动情况来看,消费内需占据主流并逐步扩大,外需则时常为负且波动频繁,显示这一判断符合目前现实,将关注点借势从外部转向内部也有助于我们更加
资料
.
专注自身改革发展。
我国外贸依存度在2016年以后进入平稳期,对外贸易的依存度明显减弱。 (二)结构性调整特征明显——防风险、促发展
2016年下半年开始,国内进行了一轮调控和监管政策收紧。前几年中国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金融业也连续多年大繁荣,金融、地产盘根错节,整体经济的系统性风险飙升至高位。
中国经济目前依然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并未真正进入所谓的“新周期”,金融政策从紧趋严对经济产生了较强的收缩效应,下半年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有所增大。M2增速也处于历史地位,加之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需防化重大金融风险,若贸然跟随美国加息,则可能造成市场流动性紧缩,刺破房地产市场,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好的后果。
1.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
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降至6.8%,消费增速降至8.5%,生产和消费疲弱使得5月份当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社融规模大幅下降,企业融资需求减少;6月的PMI指数为
资料
.
51.5,较上月回落0.4个点,弱于去年同期,企业经营状况面临隐忧。中美贸易摩擦扩大引发了对贸易产生逆差的担忧,经济不确定性增强。
5月,M1期末值526,276.72亿元,M2期末值1,743,063.79亿元;5月,M2同比增长8.30%,M1增速大幅放缓至6.0%。
从具体的存款数据来看,今年前5个月金融机构境内存款增长的6.8万亿存款中,居民部门贡献3.2万亿,政府部门贡献2.2万亿,非银金融部门2.1万亿,而企业部门的存款不但没有增长,还减少了7500亿,其中企业活期存款就减少了1.5万亿以上,反映企业端资金链紧张迹象有所加剧,企业的钱明显减少。
资料
.
5月社融余额远低于市场预期。反映影子银行多动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连续萎缩,未贴现票据负增长,企业债券发行受信用事件影响也出现环比大降,只有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小幅正增长。
目前,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势头放缓,但目前仍处于高位。二、三线城市房价2016年以来均有攀升。
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