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准备: 小数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0.6里面有( )人十分之一 0.4里面有( )百分之一 0.008里面有( )千分之一 二、新授: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意义,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教学小数数位顺序表: ⑴复习整数数位顺序表。 ⑵出示小数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万 千 百 十 个 十百千万数位 ? . 分分分分?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计数单位
①小数的计数单位哪个最大?它和整数的个位的进率是多少?表示十分之几的数要写在个位右面的第几位上?这个数位叫做十分位。
②表示百分之几的数要写在个位右面的第几位上?这个数位是什么?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③表示千分之几的数要写在个位右面的第几位上?这个数位是千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呢?
④依理类推,再往下就是万分位、十万分位??
3、小结:前面讲了写在个位右面,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的数叫做小数。实际应用时整数和小数常写在一起,这样的数还是叫做小数,小数点左面的数是整数部分,右面是小数部分。
4、教学小数的读法:
⑴出示例2:读出下面的小数。
6.5 读作:六点五(表示六又十分之五) 0.04 读作:零点零四(表示百分之四)
160.073 读作:一百六十点零七三(表示一百六十又千分之七十三) ⑵练习:教科书第88页“做一做”1题。
⑶小结: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
“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教学小数的写法:
⑴出示例3:写出下面的小数。 四点三九 写作:4.39
一? 万 千 百 十 (个)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 零点四零八 写作:0.408 三十点零一五 写作:30.015 ⑵练习:教科书第88页“做一做”2题。(指名板演)
⑶小结:写小数时,要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
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一定要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点是实心的小圆点,不是其它的符号),再写小数部分,并且要按照小数的读法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不能有遗漏。
三、作业:练习二十的第6、7题。
四、课外作业:练习二十的第8~11题。
3、小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2页上的内容和练习二十一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小
数,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小
数。
教具准备: 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1分米= 厘米= 毫米 1元= 角= 分
3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5元= 角= 分 2、比较大小。
0.21元○0.09元 0.5元○0.38元
56420米○米 米○米 1010100100二、新授:
1、引言:我们在商店里常看到这样的标价:手套2.50元,毛巾3.00元,这
两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教学例1:
出示米尺并画出1分米的线段,问:这段线段的长度有多长?
1⑴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几分之几米?(米)写成小数呢?(0.1米)
10⑵1分米还可以用哪个比米小的单位来表示?(10厘米)10厘米用米作单位
1是几个几分之一米?(10个 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0. 10米)
100⑶1分米如果用毫米来表示是多少?(100毫米)100毫米用米作单位是几
1米)写成小数是多少?(0.100米) 1000⑷引导学生观察:上面是的三个例子中,你发现了什么?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都是同一线段的长度,由此可见: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即:0.1米=0.10米=0.100米 3、教学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 ⑴引导学生仿照例1的方法作出比较。 ⑵在提问的基础上板书:
1111 0.30是30个,0.3是3个,因为10等于1个,所以30
100101001011个也就是3个,所以:0.30=0.3 100104、小结:大家观察一下,例1中的“0.1米=0.10米=0.100米”的几
个小数有什么不同?末尾有什么变化? 提问后归纳出: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小数的性质。利用小数的性质可以对小数进行化简。 5、练习: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6、教学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0.70=0.7 105.0900=105.09 强调:小数末尾的“0”通常都可以去掉。 7、自学例4: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数的小数。 提问结果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
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如:2.5元可以写成2.50元。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的右下角写上小数点,再添上“0”使之变成小数的形式,如:3元=3.00元。
8、练习:教科书第92页下面的“做一做”习题。 三、巩固练习:练习二十一的第3题。 四、作业:练习二十一的第4、5题。 五、课外作业:练习二十一的第6题。
个几分之一米?(100个
4、小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页上的内容和练习二十一的第7~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
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具准备: 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在○里填上“<”、“>”或“=”号。
999○1001 654○543 89864○89863 二、新授:
1、引言: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之一是: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较,相同数位上大
的那个数就大。那么,小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要学习这一方法。
2、出示例5:比较2. 35元和2.41元的大小。
问:这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多少?表示多少元?比较整数部分能分出大小
吗?哪应该比较哪一位?十分位上哪个数大?这两个小数哪个大?
2. 35元<2.41元
3、教学例6:比较0.07米和0.059米的大小。
引导学生用自备的直尺实际操作后作出比较:0.07米>0.059米
三、小结:小数大小的比较,要先比较整数部分,若不能分出大小,再比较十分位、
百分位??方法与整数大小的比较相同。
四、巩固练习:教科书第93页的“做一做”习题。 五、作业:练习二十一的第7、8题。
六、课外作业:练习二十一的第9~12题。
5、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
7和0.7 2.54和25.4 0.005和0.5
思考:上面的每一组数字各有什么异同点?三组都有这些特点吗? 二、新授:
1、引言:上面的三组数都是数字相同但小数点的位置不同,所以数的大小就不同
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出示例1:
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0.004米=4毫米 0.04米=40毫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