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水与常见溶液(中考复习经典教案~练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8 5:02: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水与常见的溶液

知识点一 水(H2O)

1.水的组成: 水是由 和 两种元素组成的 ,也是一种氧化物。每个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放出的是 ,负极放出的是 ,且正极放出的氧气与负极放出氢气的体积比是 。 2.水的性质

3

⑴物理性质: 色、 气味、 味道的液休,凝固点 ℃,沸点 ℃,4℃时密度最 ,为1g/cm,冰的密度比水 。

⑵化学性质

①通电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与某些酸性氧化物反应,举例  ③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举例  ④与某些盐形成结晶水合物,举例

3.用途:水是生命产生、存在、发育和繁殖的基本前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农业的命脉,是工业的基础。 4.水与硬水、软水、矿泉水等的区别 不同的水 水 矿泉水 硬水 软水 海水 成分 水 除水外还含有可溶性的矿物质 水中含有较多可溶的钙、镁离子 水中含有较少可溶的钙、镁离子 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等物质 本质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5.水的净化 ⑴吸附:利用可溶性的物质(如明矾)形成胶状物质吸附杂质。 ⑵沉淀:利用吸附剂或其他方法使杂质沉降。

⑶过滤:利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如活性炭)或沙石等。利用过滤器。 ⑷蒸馏:根据液体的沸点不同,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开。 6.爱护水资源

⑴自然界的水资源:地球表面约 被水覆盖。海洋是地球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且其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 多种,淡水只约占全球储水量的2.53%,但可利用的淡水不到 。

⑵水资源危机:①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②工业生产中的三废: 、 、 ;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④农业中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水体污染。

⑶爱护水资源: ①节约用水;

②防止水体污染。 防治污染的方法: ■氢气

1.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⑴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 色、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 的气体, 溶于水。

 ⑵化学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与许多物质反应。

①可燃性: H2 + O2 =

a纯净的氢气在氧气或空气中能 燃烧,发出 色或 色火焰,放大量热,有水生成。

b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气体点燃会发生 现象。

②还原性:跟氧化铜的反应:H2 + CuO=

 现象:黑色氯化铜逐渐变成 色,且管壁有水珠生成。

在高温条件下,氢气也能与Fe2O3、Fe3O4、WO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H2 + Fe2O3= H2 + Fe3O4= H2 + WO3=

⑶用途:① ② ③ ④

2.氢气的制法

⑴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用 金属(如Zn、Fe、Mg、Al等)与稀 酸或稀 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其中最适宜的药品是Zn或Fe跟稀盐酸或稀硫酸。

Zn + HCl = Zn + H2SO4 = Fe + HCl = Fe + H2SO4 =

②发生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生成气体的装置,且不需要加热。

③操作步骤: ④收集方法:① ②

⑤验纯方法: 。 ⑥注意事项:

⑵工业制法:工业上常采用电解水法、天然气催化分解法和水煤气转换法获得H2。电解水制得的H2纯度可达99.5%~

99.8%。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重点疑点讨论

1

1、如何检验水电解器两极上的产物是什么气体?

2、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气体为什么可能会发生爆炸现象?混有空气或氧气杂质的氢气点燃时,一定能发生爆炸吗? 为什么?

3、有人认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未直接点燃氢气,因此不需要检验氢气纯度。这种说法正确吗?

4、检验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氢气的纯度时,听到爆鸣声,为什么要用拇指堵住该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检验,或另换一支试管再收集检验?

5、实验室制取氢气时,能否使用稀硝酸和浓硫酸? 能否使用浓盐酸?能否使用Na、K、Ca等活泼金属?说明理由。 6、如何用实验证明蜡烛的成分中含有氢元素? 知识点二 溶液 1.溶液 ⑴溶液是 或 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 混合物。 ⑵组成:

①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等。

②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常用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溶剂。 ⑶特征: 、 。。

⑷乳化现象:使不溶于水的液体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液滴。例如:洗涤剂除油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⑸溶解过程的吸热和放热: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溶液的酸碱性

⑴溶液具有酸性、中性、碱性之分。一般用pH定量描述溶液的酸碱度,pH的范围一般为 。溶液的pH大小可用pH试纸测得。

①pH< 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 ; ②pH> 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 ; ③pH= 溶液显中性。

(2)石蕊和酚酞能跟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反应显示不同颜色,这类物质叫 。 酸碱指示剂 在酸性环境中的颜色 在中性环境中的颜色 在碱性环境中的颜色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酸、碱、盐溶液具有导电性。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⑴饱和溶液:概念:在一定 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 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 的不饱和溶液。

⑵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升温或加入 降温或 或加入

不饱和溶液 ⑶应用: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3.溶解度

⑴溶解度(常用S表示):在一定 下,某固体物质在 g溶剂中达到 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一般以“克”为单位),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 ⑵表示:①列表法;②溶解度曲线法

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横坐标表示 ,纵坐标表示 。 ①同一条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同种物质在 的溶解度。 ②两条曲线交点的含义 。 ③溶解度曲线能反映出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本质意义): a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例如 ;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例如 ;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例如 。

④应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知道温度或溶解度求对应的溶解度或温度。

■气体溶解度: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影响较大。 ■溶解度&溶解性

⑴溶解性: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溶解性的大小取决于物质本身,还受外界条件(温度、溶剂的性质等)的影响。

⑵溶解度和溶解的关系: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的尺度。 物质的溶解性 易溶 可溶 难溶(不溶) 20℃时溶解度 >10g

0.01g-1g 2

4.结晶

5.溶液的配制

⑴固体溶液的配制:计算——称量——溶解 ⑵液体溶液的配制:计算——量取——稀释 6.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⑴有关公式(注意单位统一):

①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 的质量÷ 的质量×100% ③溶液的稀释(浓缩):

依据:溶液的稀释(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 。如有溶液Ag,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浓缩)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Bg,则:Ag×a% =Bg×b% ④同溶质不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混合:

依据:混合溶液的质量 混合前各溶液的质量之和,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混合前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之和。如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的溶液与B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混合得到C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的溶液,则有下列关系: Ag + Bg = Cg Ag×a% + Bg×b% = Cg×c% 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换算: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⑵计算类型

■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 定义 ①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定量表示。 ①是溶液浓稀的定量表示。 表示意义 ②表示某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②表示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关系。 质量与溶剂的质量关系。 温度要求 与温度 关 与温度 关 溶剂的量 溶液类型 单位 计算公式 在 g溶剂中 一定是 溶液 克(g) 溶解度(S)=——————×100g 溶剂的量不一定是100g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均可 比值无单位。常用百分数(%)表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重点疑点讨论 1、凡是澄清透明的、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吗?举例说明。 2、只要升高温度就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吗?

3、一定温度下饱和NaCl溶液中还能溶解KNO3吗?请说明理由。 3、pH<7的溶液加适量水稀释能否变为pH>7的溶液?为什么? 4、溶液长期放置溶质能否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5、怎样理解“溶质的质量是指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的质量,而不是加入到溶剂中的物质的质量”这句话?举例说明。 .......... 6、为什么说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7、“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此说法合理吗?为什么?

8、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吗?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减小吗?请分别举例说明。

9、溶液混合时,溶液的质量可以相加,其体积能否直接相加?为什么?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

【考点新突破】

击破考点一:水(H2O) 例1:明矾[KAl(SO4)2·12H2O]是农村常用的一种净水剂,它在水中离解出K+、A13+、SO2+。甲同学为了探究明矾中每粒子是否有净水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下表的空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的KCl,静止 烧杯的水仍然浑浊

3

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A12(SO4)3,,静止 烧杯的水变澄清 乙同学看到甲同学的方案后,认为该方案不够完善,他对甲同学的方案进行了补充完 善。请你把乙同学补充的方案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使用的试剂填入下表。 实验目的 使用的试剂 +3+2+[ 思路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知道[KAl(SO4)2·12H2O]在水中离解出K、Al、SO。甲同学的实验巳证明了K+没有净水作用,从第二步加入A12(SO4)3能净水,但是Al3+、还是SO2+能净水呢?还未证明。所以还要加做SO2+没有净水作用的实验,就可以得出Al3+有净水作用了。 [ 答案 ] K+没有净水能力 或SO2+有净水能力 证明A+有净水能力 AlCl3 2+证明SO没有净水能力 K2SO4 击破考点二:溶液 例2:下列操作能改变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的是( ) A、加硝酸钾 B、加少量水 C、温度不变蒸发水 D、升温 E、降温 [分析]该题条件为饱和溶液,可列表分析各组成的变化情况: 序号 溶质 溶剂 溶质质量分数 A 不变 不变 不变 B 不变 变大 变小 C 等比例减少 等比例减少 不变 D 不变 不变 不变 E 减少 不变 变小 [答案]B、E

例3: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t2℃时,A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填“>”“<”“=”)B物质的溶解度。 ⑵t3℃时,将50gA物质溶于150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⑶要从A和B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 [分析]两曲线交点处是该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点;由图可查,t3℃时,A的溶解度为50g,而 150g 水中可溶解75gA物质;由于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故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

[答案]⑴=;⑵不饱和;⑶降温结晶。

【中考练兵场】(总分69,自我测试 分,正确率百分比 %)

1. (2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B.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D.工业污水应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2. (2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小苏打 B.食盐 C.火碱 D.茶油 3. (2分)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洗洁精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B.汽油可洗掉衣服上的油渍 C.水可洗去铁栅栏上的铁锈 D.食醋可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4. (2分)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硬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 5. (2分)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 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精洗涤 D.霉变花生清洗后直接食用

6. (2分)用50g 98%的浓H2SO4 配制成20%的稀H2SO4 ,需加水的质量为 ( )

A. 145g B.195g C.196g D.245g 7. (2分)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事 实 解 释 A 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氧气有可燃性 B 洗洁精可用于除油污 C 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 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 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预先要装少量的水 ___________

4

水与常见溶液(中考复习经典教案~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k5u04ss2k6cyp27mp8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